在多年與秦國的交戰中,打出了一些名聲,被魏文侯重用。

魏國經過了李悝變法,強盛一時。

吳起又訓練出來魏國武卒,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完勝六十四。

可謂是威震華夏。

硬生生將四戰之地,打造成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不過後來,魏惠王開始,魏國逐漸勢弱。

上郡這裡便被義渠佔領,成了遊牧民族出沒的地方。

後來又稱為秦國的地方。

時至今日,這裡已經沒有什麼魏人村落了。

一些秦人村落,也是秦惠文王時期滅義渠國。

才將義渠的遊牧部落,改成了農耕村子。

還有一些,則是一百多年前從秦國關中地區遷過來的老秦人。

大父當年曾經說過,這些老秦人保持著秦人的質樸。

和山東六國的庶民,民風是不一樣的。

只是,姜妍剛來到了馬嶺鄉,想要進去看看的時候。

就被一些的鄉勇在鄉外的路上攔住,說是禁止入內。

面對攔路的鄉勇,姜妍想起來。

秦法之中,是禁止士人下鄉的。

因為當年商鞅覺得,這些士人在鄉下的活動,會蠱惑農民。

使得農民無心耕種,使得糧食減產。

所以禁止遊學士人下鄉,也不許向那些庶民傳授任何思想。

別說是士人,就連聲樂那個時候都不許下鄉。

不過當時的秦國,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所以施行這樣的嚴刑峻法。

雖然聽起來是剝奪了庶民的自由。

但卻能夠集中全部的力量快速發展起來農業和積蓄國力。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秦國就從最虛弱的諸侯國,一躍成為七國之首。

商君之法本來就是國危若累卵時候的救國之法。

很多措施都極為激進。

按理來說,秦國真正強大了之後。

尤其是始皇帝統一六國,進入盛世之後。

就應該將這些激進之法緩解下來。

但始皇帝卻覺得這樣的嚴法有利於統治,所以將其施行得更加徹底。

姜妍無意評判秦法到底如何,因為自己一路從齊地來到上郡,所見所聞也有不同。

即便是秦法,在不同的地方施行起來,也是不太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