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扶蘇一陣無語。

原本聽老頭的意思,好像是救了趙人,幫著趙國解了圍。

結果沒想到,他還順帶做了趁火打劫的勾當。

關鍵是這老頭一副大義凜然樣子。

就好像是在說: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

你這是解圍嗎?你那是謀人家城池!

下賤!

不過再想想,有便宜不佔王八蛋……

嗯……

要是擱著扶蘇,扶蘇也自甘下賤……

在檢視過這地道的洞口之後,老頭又坐上了馬車,表示可以進城了。

嬴扶蘇想了想,自己也不騎馬了,索性跟老頭共乘一車。

路上,嬴扶蘇問道:“華老,這膚施城裡的地道很多嗎?”

華憲老頭一捋長髯:“膚施這個城,乃是五國混戰之地,群山塬與荒原之分界,又守在朔水河谷的入口。在現在來說,秦國有了九原,這裡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但是以前,膚施可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發生過的戰亂,也數不勝數。城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地窖,有些地窖還相互聯通。魏人、趙人、秦人、義渠、匈奴,五族混雜,甚至還有一些燕人、齊人和中山的後裔。情況非常複雜。”

老頭說到這裡,好像是想起來什麼:“這條地道,相傳就是當年被趙惠文王遷到這裡的最後一任中山王所挖,已經用了八十多年了。”

“嗯?”

嬴扶蘇有些意外,這是他第二次聽說這個被趙王遷到膚施的中山王。

在九原縣令李樂的府上,現在還存著兩套編鐘。

而那編鐘,就是當年被遷來膚施的最後一任中山王之物。

李樂似乎是說過,那兩套編鐘,其實原本是一整套。

因為規格太高,甚至超過了始皇帝御用的那一套編鐘,所以被拆成了兩套來使用。

中山國被滅,那中山王被遷到膚施的時候,提出只帶那一套編鐘。

據說也是心愛之物來著。

趙王允了中山王的請求,允許他帶著編鐘到膚施。

可在途徑九原,要渡過黃河時候。

那編鐘因為太沉,而無法裝船。

最後中山王一怒之下,將編鐘沉了河。

而那中山王被遷到膚施之後,沒過多久,就鬱鬱而終了。

趙惠文王后來似乎還專門派人尋找打撈過,但是沒有找到。

一晃就是七八十年過去了。

幾年前的一次大旱,黃河幾近乾涸。

那編鐘露出了水面,然後這才被人重新打撈了上來。

膚施縣這裡又突然出現了當年中山王挖的地道,倒是讓嬴扶蘇有些感慨。

這中山國再怎麼說,曾經也是一個強國。

雖然不比戰國七雄這樣的龐然大物,但也僅僅只是差了一籌而已。

以趙國這樣的國家,想要滅掉中山國,也是極其費勁。

趙國與中山國之間的戰爭,更是持續了一百多年。

可最後一任的中山王,卻被遷到這麼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苟活餘生。

如何不令人唏噓?

嬴扶蘇嘆了口氣:“中山,也曾有過五國相王的輝煌時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