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拿來獻給單于,或者跟遠道而來的商隊,換取一些少量的東西。

匈奴的部落中,等級森嚴。

想要尋求部落的保護,就得上交最好的東西給部落首領。

根據呂季所說,糧食、鹽巴、鐵器、麻布、絲綢、藥品,這些東西對匈奴來說,都是奢侈品。

在匈奴這裡,只有用最上好的皮貨,才能夠從商人手中,換取極其少量的東西。

有時候,幾十張上好的羊皮、牛皮,只能換取一點點糧食和鹽巴。

嬴扶蘇打趣似的問呂季:“你們是不是就這樣和匈奴人交易的?有點黑心呀!”

但呂季卻說道:“就這樣,大部分的商人,都不願意和匈奴通商咧。來匈奴這邊行商,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的。有一些小的匈奴部落,會劫掠貨物,還有一些狠辣的部落,直接是殺光商隊。他們本就是劫掠成性的。從中原出來十支商隊,能活著回去的也就一半。不抬高價,匈奴人就會瞧不起你的貨物,甚至還會殺了你搶奪貨物。就是因為貨物的貴重,反而才讓那些匈奴更加忌憚。大部落知道貨物的珍貴,才會派兵來保護商隊,這樣才會活下來一些商隊。和那些上頓不接下頓的小部落不同,匈奴人的大部落,是比較希望能夠長期貿易的。”

匈奴沒有禮義廉恥,也沒有倫理道德,和中原周秦王朝的文化、認知、觀念,是完全不同的。

父親死了,兒子霸佔父親的女人。哥哥死了,弟弟霸佔哥哥女人。

在草原上,只信奉實力和掠奪。

資源充足的時候,匈奴人畜牧為生,養很多的馬、牛、羊、驢、騾,在草原上打一些田鼠野兔。

但大漠的氣候多變,資源嚴重匱乏。

一旦到了秋冬季節,物資緊張的時候。

匈奴人的部落之間,就會開始互相進行征戰和掠奪。

掠奪的目標,不僅限於糧食、牛羊、馬匹,還有女人、孩子、奴隸。

強大的部族,會理所應當的掠奪弱小的部族。

而弱小的部族,儘管痛恨掠奪自己的人,但是也並不會覺得掠奪有什麼問題。

他們只會痛恨自己太弱小。

這些弱小的部落還會去掠奪更加弱小的部落,或者落單的匈奴牧民。

而那些沒有能力掠奪他人的弱小部落或者落單的牧民,則會在寒冷的冬天,被凍死在荒塬上。

沒有人憐憫,好像這樣的事情,是天經地義的。

殺一隻羊,青壯年、部落首領會佔據最肥美的肉。

而年老體弱者和婦女兒童,只能吃別人吃剩下的殘羹剩飯。

匈奴不講什麼孝道,我強壯,我就吃肉。

病者、弱者,就是卑賤的。

年輕力壯的孫子,鞭笞自己的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