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商談,並沒有持續很久。

從呂氏商行出來,最重要的兩件大事已經敲定,縣令李樂心中一陣輕鬆。

商行裡面,已經燈火通明,忙成了一片。

而從商行中出來了一些下人帶著縣府的小吏,則開始沿著街道兩側,輕輕敲開民房和其他商戶的大門。

三千石糧食,一夜之間想要做成熟食軍糧,靠一個商行的夥計肯定是不夠的。

得動員城中的黔首庶民。

而這,也是得到了李樂的首肯,才能行事的。

很快,大半個九原城,都被喚醒,忙碌起來。

不過,對於動員的這些黔首庶民,卻並不需要由呂氏商行支付報酬。

縣府自然會透過減免稅賦和免除徭役的方式來進行補償。

沒有‘借債’在身,李樂也覺得很是輕鬆,減免庶民稅賦,便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而呂氏少年提出來的商賈下鄉這樣的事情。

連李樂自己也隱隱感覺到,此舉可能會給整個九原郡的商貿之事,帶來一個全新的變革。

但到底帶來的結果是好是壞,李樂卻也不知道。

呂季陪著李樂,前往縣令府,準備面見長公子嬴扶蘇。

李樂笑著說道:“呂先生,令侄,不論是胸襟還是才幹,均讓人敬佩啊!”

呂季聽後,臉上露出了高興的神情。

剛才呂氏和李樂的會談,並沒有持續很久。

但姜妍據理力爭,又每次都能說到要點。

既指出了縣府的擔憂,又講明瞭商賈之人的訴求。

並且還提出了很多,能夠讓官府和商賈同時得利的想法。

短短几刻鐘的交談,雖然是免費將糧草贈送給了縣府,卻為呂氏商行爭取到了極大的利益。

最關鍵的是,在李樂提出想要請呂季為長公子充當嚮導的請求之後。

姜妍還為自己的季叔,從縣府要來了爵位。

而且還是‘大夫’之爵,是秦國二十級軍功爵中的第五級。

在秦國,要問什麼東西最有含金量,那一定就是爵位。

商鞅變法,讓爵位變成了整個秦國上到世族大家,下到庶民黔首,都打破頭要爭取的東西。

甚至將爵位,變成了下層階級想要通往上層階級,唯一且最公正的通道。

如此一來,呂季本人,則除去了賤商的賤籍,成為了有爵在身的貴族。

呂季有了‘大夫’爵,便可以接受官府每年250石的俸祿,也能接受縣府賜予的田地和房宅。

田宅對呂季來說,其實並不重要。

於是姜妍又推掉了縣府賞賜的良田和房屋。

卻將這些獎勵,換成了縣府免除兵役和徭役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