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車隊】(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支龐大的車隊,正在狹窄的路上緩緩行進。
這個路,不再是秦直道那樣平整筆直的通途。
而是寬度只能夠容納一輛車通行,崎嶇不平的小路。
一些路段,甚至不是專門修建出來的。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道路的兩旁都是荒草和黃土坡,道路的最中間隆起的地方,也長滿了荒草。
只有兩道深深的車轍印裡,沒有長滿草。
古代沒有現代的柏油馬路和水泥馬路,只有土路。所以馬車並不是在平整的柏油路上跑的,而是在土路上賓士。
走得車多了,就有了車轍。很多路上的車轍很深,能有十幾公分。
那兩個輪子,其實是在車轍溝裡面走的,其實有點類似於有軌道的火車。
書同文,車同軌。
同的,就是這個軌。
秦滅六國以前,七國各有各的標準和度量衡。
車左右兩邊輪子之間的車輪距離,也是不相同的。
那麼長年累月走出來的這種道路。
被碾壓出來的車轍溝的寬度,也是不同的。
所以,秦國的車只能在秦國跑,魏國的車只能在魏國跑。
一旦秦國的車進了魏國,因為車輪的輪距不同,就走不到那兩條深深的車轍印裡。
就會翻車。
這支車隊很長,延綿了三公里。
數十輛馬車,走在這樣一條狹窄的道路上。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千名騎軍。
按照四騎一排,排出長長的騎隊。
後面是一大隊步軍,同樣四人一排。
步軍手持長戈和鈹。
步軍的後面,則是一輛輛馬車。
有兩馬拉的單轅車,也有四匹馬拉的雙轅大車。
這些車都是大臣們自己的車。
雖然車輪的大小和左右輪子的間距都是相同的。
但是馬車車廂的大小和裝飾各不相同。
有的車,裝飾華美,雕刻精湛,馭者也是昂首挺胸。
有的車相比之下,要簡陋一點,但總體上也是非常昂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