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王離】(第1/3頁)
章節報錯
九原軍馬場,說是場,但其實是沒有邊界的。
九原城西走半個小時之後,整個一大片廣袤的草原,便映入眼簾。
這一整片寬闊草原,都是九原的軍馬場。
嬴扶蘇領略了一番,什麼叫: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綠油油的草原,隨處可以見到一些黃牛和羚羊。
再遠處,還有人正在放著大片大片的馬群。
你見過幾萬匹駿馬在草原上奔騰馳騁嗎?
嬴扶蘇這個時候,見到了。
數萬匹駿馬,大多數都是紅馬、黃馬、黑馬,從遠處的山丘上,傾瀉而下,彷彿山洪爆發,勢不可擋。
在那些深色的馬中,還有幾匹白馬。
不過嬴扶蘇知道,秦漢的時候,白馬一般是被用來祭祀的。
尋常來講,不會當做軍馬或者馭馬使用。
例如,漢高祖劉邦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再比如,歷史上的秦二世胡亥,死之前是要去祭祀涇河的,祭祀手段,就是沉四匹白馬於涇河。只不過還沒來得及去,就被趙高造反了。
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的時候,也是繫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幟道旁。
甚至因為白馬在人們心中的迥異,還間接引出來一個‘白馬非馬’的詭辯。
可見白馬,在秦漢時期,意義是不同的。
嬴扶蘇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駿馬,都是收復陰山以南的廣袤草場之後,蒙恬著手蓄養的軍馬。
從隴西軍馬中,選取良好的種馬,繁殖了大量的新馬。
眼前看到的這浩浩蕩蕩的數萬匹,還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這樣規模的馬群,九原還有好幾個,西河套地區,也就是銀川,也有好幾個。
只不過,這些馬都只有三四歲,還沒有達到選拔軍馬的年齡。
等到明年和後年,這些軍馬滿五歲,才會參與戰馬的選拔。
按照馬的身高、前後蹄的間距,和跑起來的速度和耐力,選出最好的雄馬,作為戰馬。
騎士戰馬為了戰鬥而保留馬的野性,是不割騸的。
而沒有選拔上戰馬的其他次等馬,則會被割騸。
不管是做馱馬還是馭馬,要求馬的性格非常穩定溫和,不能性格暴烈。
割騸過的馬,才會野性盡失,性格溫和。
這些割騸的馬中,最好的馬,將會成為駟馬戰車的馭馬。
戰馬和馭馬選完之後,剩下的馬匹,才會成為其他幹雜活和各種事情的馱馬。
拉車、騎乘,馱運物資,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