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扶蘇知道,遇到這種已經無法靠人力撲滅的大火。

最好的辦法並不是直接衝入火場去冒死撲火。

那樣太過於兇險,而且是徒勞無功。

初中物理老師講過,燃燒的三個必要條件,是可燃物、助燃物質和一定的溫度。

糧食、蓋糧倉的木頭和茅草,都是可燃物。

北風吹來的源源不斷的氧氣,則是助燃物。

此時,大火已經燒過了糧倉北邊三分之一的位置,並且正向南邊蔓延。

那五十步的距離,看起來很寬,但在這麼洶湧的火海面前,仍顯得太過於狹窄。

大火讓整個糧倉的空氣溫度急劇上升,原本靜置下並不容易被點燃的糧食,此時見火星就著。

天上飄散的,都是火星子,落地就變成火苗。落在穀倉上,就能引起大火。

然而,北風是無法人力遮斷的。

就只有一個辦法,製造隔火帶!

釜底抽薪,才是最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讓一部分騎士去取水,自己帶著三十多人,來到了糧倉的南邊。

只是糧倉外面有高牆圍著,南邊的大門緊鎖。

門外聚集了很多平民踮腳觀望。

平日裡可看不到這樣的景象,有人看熱鬧,有人擔心殃及自家,還有人已經想要轉身逃跑。

十幾個秦軍騎士,三下五除二,拆了一座門房的房梁,用木頭房梁撞開了糧庫的大門。

大門裡面,躺著十幾具屍體,現場有激烈搏鬥過的痕跡。

嬴扶蘇大概看了看,這些人,並不是那些刺客,而是馮府的下人。

為首一個馮府下人身上中了十幾劍,就死在大門跟前。

看打扮,像是馮職口中說過的馮保。

馮職說過,自己給馮保的命令是,有人擅闖,就燒糧倉。

但看現在這個樣子,馮保還沒來得及燒糧倉,就已經被殺。

那麼縱火燒糧倉的,就另有其人!

救火要緊,扶蘇沒有多看,而是帶人深入糧倉。

從南往北走了大約三分之一,便下令停下。

他在地上劃了一條線,命令,以此線為邊界,向北製造一條沒有可燃物的隔火帶!

而且,越寬越好!

“卸甲!”代理騎率一聲令下,所有的騎士脫下鐵甲。

“拆!”嬴扶蘇命令道,自己已經先動起了手。

騎士們跟著一擁而上。

糧倉建造得很是堅固,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將一個糧倉拆除。

可糧倉裡面的糧食,卻都是散裝著的,即便是拆了糧倉,也很難轉移。

這時,馮職的人和縣兵趕到。

馮職一看嬴扶蘇的行為,就大概猜到了他要怎麼做。

立刻命令馮府的下人和縣兵,也投入了救火中。

馮職倒是在來的路上就有了一點點準備,他讓馮府的下人,從黔首家中搜羅了竹筐、鍋、木桶、盆之類的東西。

騎士們和縣兵們,將糧食一點點向南邊轉移。

但是嬴扶蘇心裡卻著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