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氣頭上的嬴扶蘇,聽了這話,頓時滿臉驚愕地看著蒙恬。

他萬萬沒有想到,身為秦國上將軍,統帥三十萬大軍的蒙恬,竟能說出這樣的話。

蒙恬卻繼續說道:“公子,這邊的山賊,臣會派人來處理。公子身負天下安危,該以大事為重!不該為了這些賤民他顧。”

此時日頭已漸向西,兩個來時辰就要天黑。若是再耽擱,恐怕天就要黑了。蒙恬沒有忘記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糧草!

在蒙恬看來,山裡有馬匪這樣的事情,太過稀鬆平常。總有些觸犯了秦法又不願意伏誅的人,會鋌而走險,落草為寇。哪個郡沒個幾百上千的通緝犯?

而像今天這樣的事情,在偏遠的山區談不上到處都是,但也實屬尋常。天下的馬匪,多如牛毛,永遠也剿不完的。

況且,治安捕盜本該是縣尉的職責,而不是北征大軍的事情。回頭吩咐下去,讓當地縣尉派點兵,剿了這些馬匪,也就行了。

何勞公子扶蘇這樣尊貴的身份和自己堂堂一個上將軍,親自帶著人去和土匪在山裡藏貓貓呢?

《論語》中也說,割雞焉用牛刀?

扶蘇公子學通儒法,怎麼會連這個道理都不知道?

再說,這都什麼時候了。始皇帝崩殂,朝內政治動盪,趙高和李斯在暗處已經先行一步。朝廷群臣本就不站在自己這邊,能夠依仗的只剩下三十萬大軍。

方才上郡郡守派來的探子,已經讓蒙恬大為警惕。如果上郡郡守馮職真的站在了公子胡亥那邊,那麼局勢將會更加危急!

糧草是大軍命脈。

若上郡郡守真的斷了糧草供應,不僅南下咸陽這事要擱淺,三十萬大軍恐怕也要出大亂子!

奪嫡這樣的事情,走錯一步可就是萬劫不復!他現在哪裡有什麼心思剿匪?

當年的公子壯之亂,持續了三年,最後落得兵敗身死。足以見得,奪嫡之事的萬分兇險。

正在磕頭的啟聽了蒙恬的話,身體一僵。

但他知道,眼前這位黑袍公子,是他唯一的希望。

那些馬匪來去如風,如果真的走遠了,事後哪裡還能尋得到。而那些被擄去的小兒和女人,怕也是要凶多吉少。

啟對著蒙恬和扶蘇瘋狂磕頭,腦袋撞在地上嗵嗵直響。一邊磕頭,一邊哭泣,讓人不忍直視。

看著啟,扶蘇心裡一軟。他伸手製止了啟的磕頭,想將他拉起來。啟卻伏在地上,怎麼也不願意起來。

啟知道,跪求,是他唯一的希望。站起來,就會沒了希望。

自己身份卑賤,獨自對抗馬匪,無異於天方夜譚。

村子沒了,父親沒了。若是最後的希望也沒了,那就是一灘行屍走肉。

那些秦軍騎士則做事極快,說話間已經將村裡的屍首抬了出來,擺在村口的空地上。另一邊,大坑也已經挖得一尺多深。樹上的人頭也被摘下多半,安置在大坑邊上。

一名騎吏在大坑旁說道:“再深一點,莫要留下疫病隱患。”

顯然,掩埋屍首,只是為了不生疫病。

扶蘇看著啟可憐無助的樣子,臉色沉了下來,語氣冰冷到極點對蒙恬問道:“你覺得這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