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弘毅的氣惱,林弘雅肯定看得出來。

但又實在放心不下,她猶豫再三,還是繼續說出了具體情況。

“一百多臺!漢字機、數字機加起來幾十萬吶!”林弘雅說著,眼淚又掉了下來。

說著,她連連嘆氣:“吳航託人打聽了,知道這幾人是被原來那些專門做敲詐勒索的人找來的,是故意找事的。你想,吳航他能服軟嗎?”

林弘毅氣惱不已:“報警或者去有關部門檢測都可以啊,吳航怎麼處理的?”

“他氣不忿兒,非要自己解決。”林弘雅說著,身體有些顫抖,“我怕他出大事兒。”

林弘毅惱怒非常,再又生出厭惡:要怎麼才能真正幫到你,吳航?

別管遇到什麼事,先要冷靜啊。別人黑你,你反過來去報復。都是這樣,社會還能有秩序嗎?

想要去找吳航,但明天就是高考開始的第一天啊!

林弘毅再看向北屋,也就知道林、吳兩家人,是在商量吳航的事了。

他臉色鐵青著,走進北屋。

林春平幾人愣了一下,還想遮掩,被林弘毅打斷了話頭:“吳航應該沒事的,你們先不要著急了。”

兩家父母都是唉聲嘆氣之後,再勸慰他:“弘毅,快去再複習一下。明天早上九點就是第一門的語文考試,別分心。複習好了早點睡!”

林弘毅“嗯”了一聲,轉身走出北屋。進屋來的姐姐,與他擦肩而過。

林弘毅心中發出一聲輕嘆:吳航再是折騰胡鬧,姐姐也是不能放下對他從小形成的愛戀。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的應該多留心的。否則,自己一片真心付流水不說,更可能還被牽扯進更多的煩惱之中。

以經濟學理論“沉沒成本”來論:越想自以為是地挽回損失,隨著繼續加大投入,越可能繼續、乃至遭受更大的損失。

以心理學範疇來解釋這個詞彙:姐姐愛吳航,總想把他從可能滑向人生泥潭的言行中拖出來。

但她卻沒想到自己所做的,也是一場並無多大意義的奮鬥。

吳航並沒有被她的行為感動,姐姐所付出的也越來越多。

以後,很可能不僅沒有幫到吳航,甚至連她自己也滑向了人生的泥沼。

怎麼幫助姐姐“止損”呢?

林弘毅回到小屋,坐在椅子上暗想許久,也沒個主意思考出來。

姐姐有典型的,京城女孩豪爽的性格,這當然很好。與人為善,人們也喜歡她的熱情。

但她也在這個性格的影響下,內心深處的情感不容易,也不願意表達出來。更別說完整,深刻地表達了。

她對吳航的喜歡、喜愛、愛,都是透過說笑、呵斥、有好吃的了喊一聲、遇到他做壞事了罵幾句等等,這些看似平常人也在做,但她做得更精細的事情中體現出來的。

這種平凡又特殊的言行、情感,對於脾性近似的吳航來說,是能夠真切體會到的。

但他也更加不善於,甚至以大丈夫自居而不願意明確表達對姐姐的愛戀。

他回饋姐姐的,除了“嘿嘿”笑著點頭認可,就是說一些稍微沾點兒愛情邊緣的話。

比如“弘雅,你們學校伙食不好吧?我看你最近瘦了點兒”;

“弘雅,有沒有,嗯,有沒有男同學欺負你啊。有人欺負你,我可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