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殊途同歸(第2/3頁)
章節報錯
由於害怕阿蒂業斯銀行一家獨大,弗蘭茨特意找了一些維也納的資深投資人。結果他們把弗蘭茨當成了冤大頭,拉高股價和小股東們聯手割弗蘭茨的韭菜。
好在弗蘭茨不是完全無知的蠢貨,及時發現止損,但損失依然不小,有將近一億盾的資本被套牢。與此同時弗蘭茨也收到了雅各布·阿蒂業斯的親筆信。
“尊敬的弗蘭茨大公,我素知您聰慧過人,高瞻遠矚。但是再有經驗的人,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更何況您才12歲,近期您投資的三家公司波動很不尋常。望您能多加留意,祝您茁壯成長。”
——雅各布·阿蒂業斯
這讓弗蘭茨顯得有些尷尬,畢竟是自己不放心雅各布·阿蒂業斯才讓梅特涅親王介紹投資經理給自己。結果最後反倒是雅各布·阿蒂業斯來提醒自己可能的風險。
1842年2月~4月間,奧地利西方鐵路公司、大伊利里亞鐵路公司、環奧地利鐵路公司三家公司的股票幾乎翻了一倍。
要知道同時期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奧地利北方鐵路公司,1841年一年不過上漲了35%。這還是北方鐵路公司,已經完成了主幹道建設的前提下。
現在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果再放任他們幾個月時間,股票的價格不知道會高到什麼程度。
在小股東們紛紛套現的同時,大批的散戶,小貴族、小地主、甚至小店主也都參與了進來,一時間維也納幾乎人人炒股,咖啡廳裡也不再讀報紙,轉而說起股票的最新行情。
維也納只是奧地利的一個縮影,一股炒股票的熱潮正在奧地利蔓延。這讓弗蘭茨嗅到了一絲經濟危機的威脅,1837年的經濟危機影響的主要是英美,但誰又能保證此時的股票熱不會成為下一次經濟危機的前兆呢?
弗蘭茨只能自己動手打壓股價,以保證股市的溫度不要生的太高。
同時弗蘭茨還僱傭一大批人,給報社咖啡廳散播小道訊息,就說奧地利政府要清查不良資產,禁止惡意炒作。
股市是一把雙刃劍,當股市大漲時,在一定程度上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資,這樣對於公司來說,可以獲得更多資金,其融資成本也會下降,從而推動上市公司的發展,間接的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但是來錢太快會讓人患上一些壞毛病,比如好吃懶做不願意再繼續幹實業,而是專心炒作股價。
這樣當資本泡沫破裂時,不光投資者會受到損失,國家經濟也會產生劇烈波動,甚至發生大蕭條,引發經濟危機。
所以弗蘭茨才需要出手打壓股價,以防股市過熱。當然一些重要公司的股票,還是要拉高一些,以防有人渾水摸魚。
指的就是法國的金融財團,這些人的錢多得花不完,但是比起幹實業,他們更喜歡賺快錢。
近期奧地利的股市大熱,自然會吸引到這群吸血鬼。他們很快就瞄準了幾家奧地利極具潛力的公司,利用弗蘭茨打壓股價的時機,想要趁機掌握股權。
但是吃過一次虧的弗蘭茨,又怎麼會犯第二次同樣的錯誤。減持的同時已經預料到可能發生的情況,預留了控股的股份,並且秘密定向增發。
當定向增發的訊息傳出時,這些投資者只能止損離場,反而是被弗蘭茨割了韭菜。
至於那些之前梅特涅親王介紹的資深投資經理,弗蘭茨只好把他們全部踢出去。畢竟這群要錢不要命的傢伙,可不會管什麼國家經濟、社會穩定之類的。
另外維也納皇家保險公司,從一開業就訂單不斷。尤其是參與海外貿易的公司,幾乎都將保單投向了維也納皇家保險公司。
畢竟弗蘭茨最初的目的,就是為奧地利的海外貿易保駕護航。而且成本也是全奧地利最低,後臺更是有奧地利皇室背書,幾乎沒有理由不選這家公司。
另外維也納皇家保險公司,更是推出了一種廉價的養老保險。只不過在奧地利遇冷,幾乎無人購買。畢竟這種保險要繳納20年以上,並且60歲以後才能受益。
而此時奧地利的人均壽命不過34歲,貴族的平均壽命也只有46歲。好多人都是有今天,沒有明天,誰又會考慮60歲之後的事情。
更嚴重的是,奧地利帝國內還是以家族為單位,老人通常由家族供養,幾乎不會出現老無所依的情況。
醫療保險則是被買爆了,畢竟這個治病靠放血的時代,看病還是挺難的。
當然在奧地利也有看病不花錢的法子,要麼去教會,讓那些教士餵你喝各種奇怪的東西(中藥),再拿針刺(針灸,那火燒(拔火罐),拿煙燻(艾灸),拆筋扒骨(推拿)....
或者去奧地利的國立醫院中,籤一份自願免費醫療合同(又稱生死狀),讓那些剛從學校裡出來的科學怪人在你身上做活體實驗....
所以奧地利人還是很願意購買醫療保險的,只是他們不知道和維也納皇家保險公司合作的正是教會和國立醫院。
至於意外保險,弗蘭茨為了降低最近持續升高的自裁率,不得不停止銷售。
例如,窮不起的賭徒會給自己買份保險,然後自殺還錢。有些無良賭場更是會偽造現場,以此牟利,更有甚至會去大街上碰瓷騙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