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薩維,卡雷米最近很頭疼。他在研究著攻克貝爾格拉德的辦法。但是他的手下的兵員素質實在堪憂。

前兩天的一場戰鬥,本來是想提振士氣的。用一個團對付,60名武裝越境走私者。所謂的武裝不過是一些土槍和大刀。但是他的一個營居然崩潰了。

“少校,你的人在這群走私犯面前居然臨陣脫逃。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不,沒有。這不是真的。”

“那是怎麼回事?”

“是您帶來的義大利人,他們即聽不懂我說的德語也聽不懂其他指揮官說的克羅埃西亞語。是他們先逃跑的,我只是派人去追他們。我跟著他們後面是為了監督他們,以防他們和那些該死的義大利人一起溜了。”

“....”卡雷米十分無語,就這種素質,他現代應該擔心的不是多久攻下貝爾格萊德,而是諾德薩維能不能守住的問題。

為了確保命令能執行下去,卡雷米做了一系列改革。比如每個小隊必須要有能聽懂德語計程車官,戰場交流只准講德語。

然後他拿出了,很久以前卡爾大公送給他的小冊子《戰場必會20詞》。這是卡爾大公編寫的,卡爾大公曾經對他講過這個小冊子就是他能取勝的關鍵。過去奧地利的軍官人手一份,每個人都視若珍寶組織部下學習。

卡雷米也看過,只是一些極其簡單的詞彙。他一眼就看完了,實在不知道這有什麼用。現在再拿出來看,這簡直是一本神書!高屋建瓴,高瞻遠矚!高!實在是高!

其實奧地利帝國已經很多年沒有戰事了,後來的軍官們很少再會組織士兵們學習這本書了。

這些年來奧地利國內的民族主義抬頭,尤其是匈牙利地區反對用德語指揮,只有一些經歷過拿破崙戰爭的老將才會堅持讓士兵學習這必會20詞。因為他們知道,這才能讓更多計程車兵活下來。

大戰在即卡雷米也不得不抽出時間,組織士兵學習這本《戰場必會20詞》。

卡雷米大刀闊斧地改革,有人歡喜有人愁。尤其是那些只會講匈牙利語和塞爾威亞語的軍官,他們不得不和普通士兵一起學習。

而且對他們的要求比普通士兵高多了,他們要求必須能聽懂和會說30個短語和120個單詞。否則的話,保留軍銜和薪水,但要和普通士兵一起行動。

塔羅特少尉則是很開心了,他是一名斯洛維尼亞人。當兵幾十年了依然還是個上等兵,倒不是他不敢上陣殺敵,只是因為他在地方總沒有戰事。

這個年代計程車兵都希望打仗,因為軍餉少的實在可憐。但是在戰場上殺敵繳獲都有錢拿,萬一打了個大勝仗還能去搶劫。戰時搶劫是士兵的一種權利,士兵可以保留大多數戰利品。

這次改革由於他會四門語言:德語、匈牙利語、義大利語、克羅埃西亞語。他出生在斯洛維尼亞,這裡的人常用語並不是斯洛維尼亞語,而是德語和義大利語。他自然也不例外,之後在外當兵又學會了匈牙利語和克羅埃西亞語。

他以往沒有劣跡,軍事技能還算過得去直接被提升為少尉。軍餉是過去的三倍還多,並且手底下還管著30個人。

塔羅特少尉很開心,自己不用打仗也能升官。在不久之前的軍隊德語比賽中,他還得了一枚勳章,等回家一定讓兒子好好看看他爹現在有多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