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果然還是不適合搞政治,看得見的敵人還是要好對付一些。”

“大國間的勝利,基本可以分為三種即過程勝利、結果勝利、秩序勝利。”

“....結果勝利還不夠嗎?”

“不夠!勝利者擊敗強敵,迫使對方屈服,收穫了勝利果實和短暫的和平,但是卻無法改變國際秩序,使得勝利果實極為脆弱”

弗蘭茨接著說道。

“歷史上的迦太基和羅馬就是如此。第一次迦太基戰爭羅馬人勝利。迦太基被迫求和,將西西里及其附近利帕裡群島讓給羅馬,賠款3200塔蘭特(10年內償清)。羅馬遂在西西里建立第一個行省。公元前 238年羅馬乘迦太基僱傭軍暴動之機,又出兵強佔了撒丁和科西嘉,於公元前227年將兩島置為一行省。”

“然而這種脆弱的平衡只維持了20年,當迦太基再次強大時,和約就成了一紙空文。”

“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奇襲義大利的故事,我想卡雷米叔叔一定也聽過。這種沒有建立戰後秩序的勝利終究只能是一廂情願。”

“....我想我更喜歡過程勝利。”

“卡雷米叔叔,過程勝利,固然會給勝利者本人帶來巨大殊榮和名譽。但是於國於民於整個世界來說,毫無意義。”

“拿破崙戰爭就是屬於這種過程勝利。拿破崙作為一代梟雄在戰爭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令人眼花繚亂的大勝。可結果是什麼一次又一次的反法同盟,反法同盟的實力也一次比一次強大。最終迫使奧地利、普魯士、俄國和海外的英國全面聯合共同抗法。”

“拿破崙戰爭的結果就是讓法國丟掉了歐洲霸主的地位,並且徹底喪失了和英國在全球競爭的實力,拿破崙本人也在聖赫納勒島上抑鬱而終。”

“那麼什麼才是秩序勝利”

既然卡雷米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他好了。

“我們的首相梅特捏大人制定的維也納體系就是典型的秩序勝利。”

“我們的首相大人,這麼厲害的嗎?那為什麼從民間到政客,再到皇室都在罵他啊。”

“咳咳咳,畢竟他那套體系存在久了,肯定會影響一些人的利益。”

“但不得不說,我們的首相大人確實是一位天才。維也納最終解決方案,一方面,透過保留一個相對強大的法國,形成了奧地利主導德意志邦聯的基礎。”

“拿破崙戰爭中德意志諸國充分認識到在法蘭西的鐵錘和俄國的鐵氈中間,德意志諸國想要主導自己的命運是不可能的,普魯士也自身難保,只有聯合奧地利才能擺脫這種困境。”

“一個強大的法國也迫使普魯士和俄國不得不與奧地利保持同盟關係,以防止法國東山再起。”

“另一方面,透過君權神授的政治原則,確保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的三皇同盟,同時防止了俄、法相互靠攏之後第二次瀆聖同盟的出現。還獲得了俄國的支援,以防普魯士的挑戰。”

“卡雷米叔叔,在維也納體系下歐陸可還爆發過大規模戰爭?現在的和平,就說明我們首相的策略是成功的,一個穩固的國際秩序,可以極大的消減反抗者的能量和鬥志。”

“可我們這不就要打仗了嗎?”卡雷米吐槽道。

“所以我們才要儘量減弱這次戰爭的影響,縮小戰爭的規模,儘量不刺激到俄國敏感的神經。和平發展對現在的奧地利帝國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