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奧地利一旦進攻塞爾維亞,俄國可以在一個月內調集兵力長驅直入進入塞爾維亞作戰。

西俄羅斯計劃的最後一步是要和英國人達成協議,為了實現光復第三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野心。

沙皇願意犧牲一些利益以換取英國人的同意。這其中甚至包括,將奧斯曼的亞洲部分送給英國人。

即使英國不同意想要開戰也無所謂,1833年俄國對奧斯曼的“軍事援助”事實上把黑海變成了俄國的內湖。

俄土同盟條約的秘密條款中,奧斯曼帝國承認,黑海海峽對俄國軍艦開放,併為了俄國利益,封鎖達達尼爾海峽,禁止任何其他國家的艦隊在任何時候以任何藉口,駛入黑海海峽。

黑海內又有堅固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作為軍港庇護所,俄國人堅信他們的海上力量即使打不贏英國人,自保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歷史證明沙俄野心家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英國人根本不打算談判,法國也沒有采取中立政策。尼古拉一世的大國夢就此破滅。在內外交困的環境下,飲鴆而亡。

此時的俄國人還不知道他們的命運。為了加速實現西俄羅斯計劃,在沙皇的授意下,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專家們配合特別第三科,編寫了一本小冊子,在四處散播。

他們鼓吹建立一個泛斯拉夫聯盟,和歐洲對抗。俄國打著解放斯拉夫各種兄弟、保護東正教徒免受迫害的旗號,給巴爾幹地區人民進行洗腦。

這個小冊子上有六大核心內容。

第一,所有斯拉夫人必須被“解放”,他們所生活的地區都應該和俄國合併。

第二,這個聯盟必須包括君士坦丁堡,連同它走位的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和亞得里亞海。

第三,君士坦丁堡將作為聯盟的第三首都。

第四,泛斯拉夫聯盟必須忠於沙皇,沙皇是聯盟的首領,其他各王國則由沙皇選定的君主進行統治。

第五,聯盟將包括八個王國:沙皇俄國、波西米亞—摩拉維亞—斯洛伐克王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匈牙利王國、希臘王國、君士坦丁堡王國。

第六,波蘭、阿爾巴尼亞、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應該直接隸屬於俄國。

卡雷米並不知道沙俄的野心有多大,不由的皺緊了眉頭。

“弗蘭茨,我聽說過有人想吃象拔。可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想一口吃下一頭大象。俄國人真的不怕撐死嗎?”

“卡雷米叔叔糾正一下,他們不會被撐死。因為還沒等下嚥,就被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