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完成改革總理大臣這個職務是必須的,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執行人,如果陽奉陰違那不過是一張廢紙罷了。到時候你會遇到的阻力可能遠超你的想象。”

“皇儲殿下,我會盡我所能”

“祝你馬到成功”弗蘭茨舉起了手中的茶杯,向這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士致敬。

賽切尼走了,他將用他這些年積累的財富、人脈、經驗去做一件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望著賽切尼離去的背影,弗蘭茨不禁有些感慨原來真有這樣的人,就算是他能說服匈牙利高層同意改革,可一旦實行起來就會舉步維艱。

這個時代匈牙利的農業極其粗獷。骯髒的帶有土味的匈牙利糧食和長短不一,油膩骯髒的羊毛在市場上鮮有人問津,只能廉價出售。

耕地利用率低,因為市場銷路不好,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常年屬於閒置狀態。還有大量適合耕種的土地被人為禁止開墾作為貴族的獵場使用。

農民手持鐮刀收割作物,用馬拉滾子脫粒,把糧食藏進地窖裡。簡直和中世紀無異。

另一方面資本雄厚的大貴族們,從奧地利和德意志邦國內僱傭專人打理他們的農場。採用作物輪作制度,種植青飼料,也種玉米、油菜、甜菜、向日葵和土豆,以代替單一的糧食作物。

大規模採用機械化,由專門人才訓練農奴進行操作。為了節省成本將農奴趕到不適合大規模生產的爛地中,任其自生自滅。

但為什麼大貴族又反對解放農奴呢?因為解放農奴就要給他們土地,否則這些沒有技能的農奴根本活不下去,後果只有一個就是爆發大規模起義。

一旦分土地給農民,大貴族的農場就很難再連成片搞大規模生產。就算實行土地贖買,農奴也無力一次付清往往要拖上幾十年。

若是讓國家出錢贖買,恐怕也是一樣的結局。現在奧地利帝國還欠著十多億的外債,債主都被拖破產了幾十位。而且從今往後怕是再也不能搞么蛾子了,只要搞事就是給帝國不還錢的理由。

由於先天不足,再加上交通惡劣和國內市場有限,以及國內各種關稅的存在,匈牙利的工業也極其落後。

交通環境惡劣再加上盜匪叢生,僱傭不起護衛的小商人們要外出經商,往往要事先準備好遺囑。

治安最好的地區反而幹盜匪起家的克羅埃西亞地區,一個是由於邊軍長期在此駐紮,另一個是當地的豪強相信盜亦有道。

匈牙利的工業除了一些小鐵礦。小鍛造廠、以及製造粗呢的手工工場和已經被時代淘汰的手工造紙廠以外,佔絕大多數的是水力磨坊、畜力磨坊和大貴族們的釀酒莊園。

匈牙利的貧富差距巨大,不只是農奴和上層貴族之間的差距。而是隻有“七畝地”的鄉村貴族和坐擁幾萬或是幾十萬畝土地的大貴族間的差距。

包姆尼·菲利普公爵的馬車用了700公斤白銀。埃斯泰爾公爵的一套匈牙利傳統盛裝估價150萬盾。

賽切尼伯爵個人一年的收入就能造一所大學,在接管了家族財富之後以一己之力把布達和佩斯兩個城市連在一起,之後還有錢把匈牙利的兩條主要河道疏通一遍,並一直致力於改善匈牙利地區的交通。

與之相對的小貴族們雖然不交稅,但是生活拮据,甚至於自己身上的貴族服飾都是從長輩那傳來下來的,修了又補,補了又修。

當時典型的匈牙利大貴族都居住在國外,回匈牙利只是為了打獵和表明自己的匈牙利人身份,但他們幾乎不會說匈牙利語。

小貴族往往一生都沒離開過自己生活的地區,幾乎和農奴無異。他們也以說德語為榮,真正說匈牙利語的是匈牙利農奴和科蘇特這種偽匈牙利人。

科蘇特實際上是出生在斯洛伐克地區的斯拉夫人。

所謂的中產階級實力也很弱小,人數不多,大多是一些擁有一兩千畝土地的貴族和經營著一些小作坊的新興資產階級。

只要那些身在國外的大貴族大資本家們動動手指,就能讓他們風聲鶴唳。

面對如此的局面賽切尼能否成功呢?弗蘭茨認為不能。

但也許這就是英雄吧。傾盡所有,只為劃破那漆黑的夜空。

弗蘭茨為自己斟了一杯茶,看著天空中匆匆而過的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