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波不斷(第2/3頁)
章節報錯
靈劍宗的對策有三。
一,發動輿論力量,指責上清殿趁火打劫,妄為名門正派。
二,發動官方的人脈,請求朝廷的介入,告誡上清殿。
三,靈劍宗的上一輩宗師高手親上峨眉山上清殿,直接了當的表明態度。
三條對策,第一條稍微有點作用,但作用很小,你能發揮輿論,我就不能啦?
無非就是打嘴仗唄,作為益州頂端的兩大宗門,雙方的力量其實是半斤八兩。
這個世界的斤兩跟古代明朝的制度差不多,一斤十六兩,半斤就是八兩,並不是現代的五兩。
因此,第二條的作用也不大,甚至比第一條還要小,基本上等於沒有。
論朝廷的人脈,上清殿比靈劍宗還要強,因為上清殿上面還有總部上清宮,上清宮就坐落在西涼帝國都城長安,長安城的權貴於上清宮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連皇帝也能影響,拼爹根本就不怕。
不需要拼爹,就將靈劍宗的官方人脈給廢了,大宗較力,渣渣通通滾開,被碾死了不要說冤枉。
官員是多麼精明的一群人,哪怕是靈劍宗出身的官員也是收著的,喊得熱鬧,給個交代而已。
唯一有用的就是第三條了。
靈劍宗的上一輩強者紅著眼睛找到上清殿,直說上清殿要是得寸進尺,那就開戰,一旦開戰不死不休,直到一方滅亡為止,大不了魚死網破!
上清殿殿主是不想魚死網破的,等到上清殿將資源給消化,差距就會體現出來,本來勢均力敵的靈劍宗就會成為老二,幹嘛冒那麼大的風險?
朝廷也不會允許,益州兩大宗徹底開戰,這損失的是西涼帝國的宗門力量。
朝廷對於宗門的感官是很複雜的,一面痛恨宗門在地方稱王稱霸,搞風搞雨,一面又需要宗門為朝廷效力,應對另外兩大帝國的宗門力量。
如果上清殿死咬著不放,一直貪得無厭,那麼開戰的主要責任就要上清殿來承擔。
因此,上清殿殿主鬆口了。
當然好處還是要給的,靈劍宗肯定更不願意魚死網破。
值此難關,靈劍宗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唇槍舌劍,唾沫橫飛,最後商量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個結果。
地盤,礦產資源,田地,莊園,錢財,珍寶,武功秘籍,丹藥,兵器,上清殿算是吃飽了。
連續的風波使得靈劍宗損失慘重,綜合實力比起巔峰減弱了三成多,以後面對其他勢力還可以硬氣,勉強維持大宗的風範,但面對上清殿是絕對硬氣不起來了。
沒有意外情況,兩大勢力同步發展,靈劍宗永遠都只能是萬年老二,這還算是不錯的結果。
勢力此消彼長,如果繼任的宗主才能不夠,想不到關鍵,差距可能越來越大,等到老一輩劍道宗師死去,沒有新生代劍道宗師接班,可能一蹶不振,衰落下去。
關鍵是什麼呢?
關鍵就是放下宗門的傲氣,加大抱朝廷大腿的力度,死死抱緊,只要夠識相,朝廷也是不願意看見益州上清殿一家獨大了,本來上清道的影響力已經很大了。
如果意識不到關鍵,舔不到位,朝廷也是可以放棄靈劍宗,多花一點精力扶持另外一家舔得夠好的宗門起來。
……
就在上清殿趁火打劫之時,收到好訊息的趙飛揚立即傳信給掩日等人。
趙飛揚要求六人伺機尋找機會幹掉蓉城千戶所的四位千戶,如果沒有好機會,事不可為,則不要冒險,幹掉一位就可以撤退了
六位宗師都收到了趙飛揚的傳信,喬裝打扮,陸續秘密潛入了蓉城,秘密匯合在一起。
幾人在蓉城城南匯合,這裡是蓉城流動人口最多的地方,主要居住的是平民百姓,三教九流,分批進入,喬裝打扮後不顯眼。
迎客軒,城南一家再普通不過的客棧,實際上卻是由羅網秘密控制的,幾人行事都很小心,回到房間後沒有外出,等到晚上才秘密匯合,連羅網的情報人員都避開了。
昏暗的房間中,六道人影匯聚在一起。
“大家都收到大人的傳信了吧?”
掩日的低沉的聲音響起,另外五人都默默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