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都步行跟上!”張信揮揮手,招呼著一眾人士走上了大門邊的岔道。

保鏢頭子雖然有點疑惑,為什麼這個小張不帶他們往正內的大道,他帶路的這條岔道明顯是去一個比較偏僻的所在。不由把目光投向了蕭老。蕭老笑笑沒說什麼,擺擺手叫大家跟上了領路的張信。

岔道不長,加上拐了一個彎,離大門不過30米距離。

盡頭是一幢貌似庫房的建築,大小也就一個陪同配電房面積。

張信開啟大門,開始門軸生鏽的厲害,還是上來了幾個估計是內務部保鏢似的傢伙才幫忙推開。

保鏢們禮貌的擠開張信,一下率先有六個保鏢進入了房間,掏出一系列儀器,開始幹活。張信撇了撇身後的那幫老頭子,心想:這就是所謂的國寶待遇吧?

房間裡很乾淨,中間立著一臺青灰色的機器,高2米寬7米左右,機器上面是幾個歪歪扭扭的郭體字:乾坤QK03號伺服器。

張東海臉色有些發青,天河二號超算由一百七十個機櫃組成,眼前這個東西才多大?

幾個年輕一些的隨行人員都皺起了眉頭。

張信就當沒看到似的,走上前去,打下了機器的電源。

機器中央的大螢幕上,隨即亮起,輕微的震動聲中,一個眾人從未見過系統介面出現在了螢幕上。

“想必大家都帶了相關的儀器,”張信指了指乾坤三號,“隨意試。”

張東海面色好了一些,笑著打了個圓場:“不告而來,當回惡客,慚愧了。來,小宋,把儀器都接上,咱們長長見識。”

人家專業人員的測試工作相當嚴謹,持續了三個多鐘頭,中間還從山下調了一臺外貌不明覺厲的特種車輛上來,粗粗的管線連上了乾坤三號。

那個自稱蕭正庭的老頭,一個勁的撫摸著乾坤三號的外殼,屢屢驚訝出聲。

姓錢的老頭笑眯眯的把張信拉倒了一邊,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

張信聽了滿不在乎的一指乾坤三號說:“有啊,不就是可控核聚變嗎?那一級別的資料乾坤三號裡都有,叫那個小宋給您檢索一下。”

那語氣,就好像市場裡賣菜的告訴顧客小白菜擺哪似的。

隨著檢測工作的持續進行,一條條測試結果出來,房間的氣氛愈發嚴肅起來,幾乎所有的專家都圍上了乾坤三號。保鏢房裡只留了三個,中央空調經過保鏢們檢測後也被開啟,沒辦法房裡人太多,空氣太渾濁了。

張信看這時間肯定不短,索性回門衛室打了個盹,至於看門的事,看看門口那四個腰裡鼓鼓的、人高馬大的保鏢就知道現在不用他擔心看門的事了。

研究所現在啟動的三號備用方案,就是為了應對現在這種情況。

一批百多個現代最尖端或超越了現代20年的技術資料和理論,就是研究所準備一次性預付給東陸國的東西。估計這批東西的研究和接收,需要佔用東陸國各個科研領域60%70%以上高階人才和權威。研究所的目的就在於一次性將東陸國脹飽,並主動催促東陸國的接收速度,另一批成熟的資料和技術也將在三個月後交付。

透過這種反客為主的方式,佔據與東陸國交流中的主動權。至於人身自由和安全,研究所內部早已統一了認識,與東陸國產生交集後,估計在一到兩年的時間裡,大家的精力都會集中到工作中來,基本沒有什麼休息時間,而且身邊的家人、研究所的周邊服務工作都會陸續的交給東陸國來保障,至少在生化技術推進到某個層次前,很多人出於對自身生命的憂慮不會考慮離開研究所。

忙到下午三點,經過研究所方面的首肯後,百多名士兵在專家們絮絮叨叨、緊張萬分的叮囑聲將乾坤二號整體拆卸了出來,裝上了一輛厚重的防彈車輛,由四輛裝甲運兵車護衛著下了山。

來了半天,收穫一臺運算峰值達到恐怖級別的161萬京次超級計算機和計算機裡包括可控核聚變、中和應力特種材料、巨黴素植株、輕三態生物電池等121項尖端甚至超現代技術,已經讓諸位專家們不能用心滿意足來形容了。

撐死了!這是所有專家們的統一心態,就算這個LK研究所裡還有什麼,也不能讓他們有再多的臆想餘地了。耗盡東陸國行業內最尖端的人才,耗費十年時間也不知道能將這些資料吃透多少,最終有多少技術能達到工業化根本無從考量。

浪費了,太浪費了,錢老一個勁的說,這121項技術,包含了海量的多體系資料,初步估算起碼有涉及千多個行業領域的理論進步和更新。

就這些,已經需要東陸國重新更新之後二十年內技術佈局了。

LK研究所與東陸國的第一次交集經歷了七個半小時。

打個比方,準備來打初級副本的科技領域的國寶們,本來的心理預期是最多能收穫一馬車好臘肉,最後的結果卻是帶走了一火車的龍肝鳳腦。

留下了121億華幣現金支票,十三條優惠政策和東陸國全方位研發供給的承諾。

最重要的是東陸國上層層在六個小時後發來的“三不承諾”:

不干涉不干涉研究所內部的研究和管理;

不派遣不派遣任何公職人員進駐研究所;

不限制不限制研究所人員的正常活動,除非發生叛國、危險、嚴重涉密事件。

蕭白朗一臉便秘的樣子,喃喃自語道:“不干涉?所有技術成果出了研究所,都有東陸國專門機構負責市場評估!!!

不派遣,山下那一個正在修建永久性工事的團是什麼鬼?!!

不限制?準備給研究所配備近千名外勤秘書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