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兄妹三人有著戶籍和田契,守門官兵收了已成年的安吉兩文入城稅,便放三人進了江陵城。

這江陵城頗大,號稱城週五十里,有七坊五十六市。人口百萬,乃是雲夢南路府城,也是江南第二大城;立城至今已經五朝七百年。

安吉從城門口道左立著的一排石刻上收回了目光,他從中看到的一部分關於江陵城的資訊,與前世那個江陵城毫無關聯。自己滿肚子的疑問怕是一時半會無處問去。

江陵城七坊,屬度南坊人口最多,物價最低,一文錢可得兩個素包子。安吉花了三文錢買了六隻素包子,他吃了三個,大妹兩個,小妹一個。兄妹三人吃著包子一邊逛著一邊開始找落腳的地方。他們攏共就剩下十三文錢,只能找便宜客棧的柴房住。

大妹聽自己之前的閨友說過,武源郡城最便宜的客棧柴房一晚也要五文錢,而江陵城則是八文!

他們的錢只夠住一晚柴房,安吉一邊尋覓便宜的客棧一邊在思慮著如何儘快的賺些錢。

其實一開始安吉也打過田契的主意,但是經大妹“提醒”才知道,田契在外地進行交易抵押必須由本地牙行向田契所在地牙行發出公索,經田契所在地官服戶房簽押後傳回才能抵賣。武源郡郡城都淪陷了,也宣告了關於武源郡的一切房產田地都無法在外地進行抵押買賣。連當鋪都不收,因為根本無法辨明真假。

大妹的好心“提醒”,其實是大妹在隱約的反對販賣父產的舉動。安吉沒有拆穿,也只好另想辦法。

“什麼?你家柴房要十二文!”大妹驚怒的質問面前的小二。

這小二倒是好脾氣,一臉帶笑的說:“各位,這一片已經是在松亭坊內了。”

原來不熟悉路線的三兄妹居然擦這邊走出了度南坊,來到了較為繁花的松亭坊。

“阿兄,要不要往回走?”小妹吃飽了肚子,對於更加繁花的松亭坊很感興趣,故意略帶期待的問他阿兄。

“先逛逛,”安吉顯得比較灑脫,“一會就直接走回最後問的那家八文的客棧。”

見阿兄做了決定,瑄儀便不反對,拉著珺儀跟著安吉的後面,慢慢的走在松亭坊的街道上。

此時已是入夜時分,天色變暗,松亭坊的主街街道兩邊的商鋪、客棧、酒樓都挑起了一連串的燈籠,整條街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安吉早已經習慣了現代社會的夜生活,只是顯得有些好奇,而兩個妹妹哪裡見過這些,興奮的嘰嘰喳喳一頓討論,將之前幾乎家破人亡的苦難都暫時拋在了腦後。

前方一處酒樓前,路上行人聚集了一兩百號,只聽得人們議論紛紛,也不知是什麼樣的熱鬧讓大家如此興奮。

“走過路過的各位郎君,南來北往的各位才子,小店新出美酒碎金香,今日重金求詩詞一首,以彰後世。不論詩詞如何,但有賦詩者請飲酒一盞,食肉餅一塊,詩文用心者另有三十文謝禮敬上。若經本店東主錯愛,正配碎金香者,贈紋銀一百兩!”

安信兄妹三人聽到那幾個小二喊的內容十分有趣,也慢慢走了過去。

剛好有幾個人搖頭笑著離去,偌大的圈子頓時出現了一條縫隙,安信見縫插針的護著妹妹們擠到了前面。

這是一座有著四層飛簷的偌大酒樓,匾額上寫著“太虛樓”三字。

門前桌案上一溜排著七八個酒罈,都蓋著紅色的酒封。酒香瀰漫中,一堆堆銅錢和肉餅堆滿了三四安桌面,場面看上去著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