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把身上的捲尺丟給江寒,“你可以自己量量。”

江寒沒想到張啟那麼實在,他拿著捲尺測量了一下,果然這條船長十二米二,寬三米五。

張啟又跳進了船艙,他開啟了一塊木板,下面是很大的儲物空間。

他又走到了另外一頭,另一頭的木板開啟後也是一個很大的儲物空間。

“這兩個儲物倉,你加點水就可以放海貨。也可以給海貨分一下類。”

畢竟螃蟹之類的不能和魚放在一起。

江寒對這一塊很滿意,儲物空間大才能夠放足夠的魚。

要說缺點的話,一個是沒有棚子,大夏天的時候比較曬,下雨的時候容易被淋溼。也沒有廁所,上廁所要用最原始的方法解決。

但如果只是離島一百米範圍的話,他要是吃不消,隨時都可以上岸。

不像是到了遠海,四周是茫茫無際的大海。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你這船能抗多少的風?”江寒問。

“聽我爸說,這船以前抗一米二高的浪不成問題。五級以內的風都可以應對。現在的話——”張啟停頓了一下,“現在我不知道。”

畢竟那麼多年沒用了,張啟不知道這船還有多牢固。

他不自覺地嘆了口氣,“這種船最適合那些有魚排的人家買,他們搞近海養殖的,養殖基地也不會太遠。開個這樣的船,沒一會兒就能到基地。但有魚排的人,又不缺這樣的船。”

現在願意做漁民的人越來越少了,他這艘破船真的不好賣。

江寒站到船上跳了兩下,這船看著舊,跳起來卻覺得挺結實。

再看這些木板,都挺厚實的。

現在他要是找人做一條木船,未必會用這麼厚的木板。

他覺得姐夫估計的還是保守了。他覺得這艘船再用個五年肯定不成問題。

“怎麼樣,小舅子,你喜歡嗎?”張啟開玩笑似的問著。

既然江寒是江文山的小舅子,那也是他的小舅子。只是他對賣出這艘船沒有任何的信心。

畢竟江寒這麼年輕,年輕人更加看不上這樣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