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匆匆那年》和《雲與海》,又一年音樂盛典(第2/3頁)
章節報錯
雖然沒有明說,但喬紫薇知道,何輝與鼎盛解約,加盟天海肯定是為了她。
可惜到目前為止,何輝依然沒有對她表明心意。
但不要緊,那麼多年都等了,她也不缺這點時間。但願她和何輝,不要像這首《雲與海》那樣吧。反正她很喜歡這首歌,因為她感覺這首歌寫的就是她和何輝過往的經歷。
而且無論詞曲還是意境,這首歌都非常動人,當專輯主打歌綽綽有餘。
看完《雲與海》之後,喬紫薇又看向王軒給她寫的另一首歌曲:《匆匆那年》。
這首歌在另一個時空是天后王菲隱退歌壇之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電影《匆匆那年》的同名主題曲,爛片出神曲的最具代表。
《匆匆那年》就是部國產範青春電影,賣的就是青春情懷,但故事非常老套。如若電影能如其名般止戈於那匆匆年華,並更為夯實劇情,那麼這或將是一部真正值得憶青春的力作。
但《匆匆那年》並沒有在劇情上花心思,這部電影一直在臨摹《那些年》,其中還有《致青春》、《同桌的你》的痕跡,皆以青春愛情喜劇吸引眼球,末尾以傷感的結局一展情懷,所不同的也就僅剩青春過往的呈現。
開篇以彭于晏飾演陳尋的初戀回憶為引,將鏡頭聚焦高中時代的友情與愛情,暖色調逆光鏡頭契合青春賣點的運用使電影質感討巧不失唯美,已然陌生又熟悉的高中校園也方感有往昔如泉湧的共鳴,還算中規中矩,甚至讓人眼前一亮。
然而進入大學之後,《匆匆那年》的色調開始逐漸陰暗,劇情一塌糊塗,分手早孕打胎三部曲如同照本宣科,雖為人傷感,卻以難生共鳴,煽情到點卻太為明顯生硬,這既破壞了前篇電影定位清晰明朗的風格,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中亦更難感受青春的純粹,愛欠缺實感的支離也標誌著電影架構的崩塌。
這部電影,絕對稱得上爛片,若讓王軒打分,頂多就給個三分。
問題啊,這部爛片的票房居然不低。
也是難為了詞爹林夕。據說《匆匆那年》這首歌的歌詞,還是詞爹林夕根據《匆匆那年》電影裡面的劇情創作的呢。
若真如此,王軒簡直對林夕佩服得五體投地。居然能從那麼爛的劇情裡看到這麼生動唯美的故事。
喬紫薇自然不知道《匆匆那年》這部電影,但這不妨礙她喜歡《匆匆那年》這首歌。旋律、意境、歌詞,這首《匆匆那年》都太棒了,若是發表單曲,喬紫薇甚至感覺這首歌有拿下年度最佳金曲的實力。
此刻,喬紫薇真的詫異。
她真沒想到,王軒居然願意給她寫那麼棒的歌。
須知,她可不是天海旗下的歌手,也不是王軒的親戚。原本她覺得,王軒頂多就會給她寫一些精品級別的歌曲而已,就好像第一首《雲與海》一樣,結果王軒居然給她這麼一首經典級別的歌曲。
王軒就不怕她搶走了今年的年度最佳女歌手嗎?
事實上,給喬紫薇《匆匆那年》,王軒也是非常肉痛的。但思前思後,王軒還是決定給喬紫薇這首《匆匆那年》。
一來喬紫薇是國際天后,全都給精品級別的歌曲,王軒還拉不下那個臉面。
二嘛,喬紫薇身為國際天后,居然肯冒險加盟他策劃的《
好聲音》,如此給面子,王軒也應該給她作一首經典級別的歌曲。
三嘛,王軒並不擔心喬紫薇能搶走今年的年度最佳女歌手。除非喬紫薇的新專輯裡面還有幾首經典級別的歌,不然想從他手中搶走年度最佳女歌手可不容易。林妙可的新專輯歌曲,王軒早就在規劃了,那絕對是一張非常逆天的專輯。
四嘛,用一首《匆匆那年》換喬紫薇這個當紅國際天后的友誼,絕對大賺。娛樂圈就是個花花轎子人抬人的圈子,指不定哪天他就需要喬紫薇幫忙呢。
這些思慮喬紫薇都不知道,就算知道,她也拒絕不了這首《匆匆那年》。
這首歌真的太棒了。而她隱退歌壇好幾年,用這首《匆匆那年》強勢宣佈她的迴歸,最為合適。
喬紫薇很快聯絡了王軒,表示很喜歡王軒給她寫的兩首歌,並打算用《匆匆那年》作她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