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梁祝》,給老外來一曲中式愛情震撼(第1/2頁)
章節報錯
華美的音樂殿堂中,璀璨的燈光如繁星般灑落,將整個空間映照得如夢如幻。舞臺之上,年輕的鋼琴天才黛麗絲在完美演奏完《秋日物語》之後,以自得中不無挑釁的語氣,向華國頂級作曲家,世界公認十大鋼琴家王軒發起了挑戰:王軒先生,請指教!
舞臺下方,王軒身著一身中式漢服,宛如一位從古典畫卷中走出的優雅紳士。他緩緩地從座位上站起,走向舞臺,步伐沉穩而有力,每一步都彷彿帶著堅定的決心和對音樂的無限熱忱。
當他的身影逐漸靠近那架閃耀著神秘光澤的鋼琴時,整個世界彷彿都為之靜止,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緊緊地聚焦在他的身上。
「如你所願,你,聽好了!」王軒看向已經回到席位上坐下的黛麗絲,平靜中不無莊重地說道。
話落,他輕輕坐在琴凳上,微微調整坐姿,找到與鋼琴最為契合的角度。
他只是除錯了一下鋼琴,黛麗絲就瞪大了眼睛。因為剛才她彈奏鋼琴時,自認為已經將鋼琴音色除錯到最佳狀態,然後此時才發現,經過王軒除錯後的鋼琴,音色又上了一個臺階,近乎化境。
王軒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內心平靜如無風的湖面。這一刻,整個大廳瞬間安靜下來,彷彿能聽到每一個人心跳的聲音。他那修長而有力的雙手緩緩抬起,輕輕落在琴鍵上,如同兩片輕盈的羽毛,溫柔地觸碰著這片音樂的海洋。
瞬間,一串清脆而悠揚的音符如同一群被解放的精靈,從他的指尖歡快地流淌而出。這一瞬間,現在的老外觀眾還沒什麼反應,然而華國觀眾以及電視機前的所有華國觀眾卻直接瞪大了眼睛。尤其是現場那些頂級的華國音樂家,這一刻面面相覷。
因為王軒此刻彈奏的,不是任何一首世界名曲,也不是他此前演奏過的《夢中的婚禮》、《卡農》和《泱泱華夏狂想曲》,而是一首他們感覺熟悉又陌生的曲子。
「是《梁祝》嗎?王軒老師彈奏的是不是《梁祝》?」
「我也感覺是《梁祝》旋律,但王軒彈奏的這曲《梁祝》,與咱們熟悉的《梁祝》相比,又多了一絲變化。」
「這肯定。畢竟是王軒啊,對《梁祝》故事肯定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
是的,王軒此時彈奏的正是華國經典《梁祝》。
就黛麗絲彈奏的《秋日物語》而言,王軒隨便彈奏一首鋼琴曲都能將她碾壓。比如什麼《致愛麗絲》、《菊次郎的夏天》、《天空之城》等等等等。
但這些都是國外名曲。雖然這個時空沒有這些曲子,可在王軒眼裡,這些依然是國外名曲。而黛麗絲現在挑戰的是他,他代表的是華國音樂。
他此行是為了證明華國樂器不輸西洋樂器,華國音樂不輸國外音樂的。用國外名曲勝了黛麗絲,算什麼?不但不能證明華國音樂不輸國外音樂,還是對華國音樂的一種褻瀆。
要贏,就贏得堂堂正正!
要贏,就用正宗的華國音樂,打敗國外音樂。
恰好,華國音樂就有不少不輸世界名曲的曲子,如《雲宮迅音》是一首,《天府樂》是一首,《梁祝》也是一首。
哦,對了,還有《夜的鋼琴曲5》,也是其中一首。還有什麼《浮光》、《迴夢遊仙》、《琵琶語》等等等。只是有些音樂,不適合用鋼琴來演奏,彈琴演奏不出曲子的精髓。
相比而言,最適合用鋼琴演奏的,就是《夜的鋼琴曲5》和《梁祝》。當然,什麼《幻晝》、《indyl》也是適合鋼琴演奏的,只是這兩首曲子雖然經典,但經典程度又不如《夜的鋼琴曲5》和《梁祝》。
王軒是來為華國音樂揚名的,只要要彈奏最經典的曲
子。所以他選擇的是,是《梁祝》。他要在燈城音樂會上,在這座音樂廳堂的舞臺上,給世界上演一場中式愛情的震撼。
《梁祝》作為華國民間愛情故事的經典之作,其音樂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濃烈的情感力量。只一瞬間,如同一股清泉,在人們的心間潺潺流淌。
樂曲開篇,輕柔的音符如同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書院中的初次邂逅。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微風輕拂,花瓣飄落。王軒的演奏細膩而溫婉,他的面部表情舒緩而溫柔,眼神中透著絲絲的期待與憧憬,彷彿在用心描繪著兩人初見時那羞澀的目光交匯,以及心底悄然滋生的情愫。
隨著音樂的推進,情感逐漸升溫。旋律變得活潑而歡快,彷彿展現出他們同窗共讀、嬉戲玩耍的快樂時光。那是一段充滿青春朝氣和無邪歡笑的日子,王軒的嘴角上揚,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睛裡閃爍著快樂的光芒,讓人彷彿能看到他們在書院中追逐打鬧、一起探討學問的美好場景。
然而,命運的轉折突如其來。強烈的節奏和不和諧的音符如同一陣陣驚雷,象徵著封建禮教的冷酷壓迫和他們愛情所面臨的重重阻礙。那是無奈的嘆息,是不屈的抗爭,是痛苦的掙扎。王軒的演奏在此時充滿了張力,他眉頭緊鎖,面部肌肉緊繃,每一個重音都像是對不公命運的憤怒吶喊,每一個強音都彷彿是他們試圖衝破枷鎖的決心。
緊接著,音樂進入了最為悲愴的段落。梁山伯的離世讓祝英臺陷入了無盡的痛苦深淵,這段旋律如泣如訴,充滿了無盡的哀傷和絕望。王軒的面部扭曲著,痛苦的神情盡顯,眼眶中似乎盈滿了淚水。他的手指在琴鍵上沉重地落下,每一個音符都像是祝英臺的心碎哭聲,彷彿能讓人感受到她那痛徹心扉的悲慟。
但愛情的力量是永恆的。在樂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激昂而壯烈,祝英臺毅然投身梁山伯墓中,化作彩蝶雙飛。這是對愛情的堅貞不渝,是對命運的最終反抗。王軒緊閉雙眼,面部肌肉微微顫抖,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激昂的旋律中。
他的雙手如疾風驟雨般在琴鍵上舞動,用強烈的情感和高超的技巧,將這段愛情的昇華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們感受到了愛情的偉大與不朽。
王軒演奏《梁祝》時,他的雙手如同靈動的飛鳥,在琴鍵上自由翱翔,用音符編織出如夢如幻的愛情畫卷。有時又似輕盈的雪花,溫柔地飄落,觸動著人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當旋律激昂時,他的手指化作閃電,迅猛地劃過琴鍵,爆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在旋律舒緩處,那雙手則如潺潺溪流,輕柔地撫摸著琴鍵,流淌出細膩的情感。
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