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大致已經同意打包出售時代影院,但時代影院的幾位大股東想和你們親自聊幾句。」李冰回饋說。

「時間地點?」朱旭問。

「就這兩天吧。我這邊查到有人也在調查時代影院,未免出現變故,建議儘快生米煮成熟飯。」李冰說。

「OK!我今晚就帶團隊前往時代影院總部,你讓他們做好安排,我們明天見。」朱旭說。

說完就召集天海的專業團隊,連夜前往燕京。

本來想給李濤打個電話,想想還是算了。王軒那邊還需要李濤幫忙鞍前馬後。

晚上,李冰來到朱旭下榻的酒店,將更詳細的資訊告知朱旭。

「我給他們開出的價格是14億,對方大致同意了,但時代影院那邊還欠著大概4億的外債,對方的意思,14億並不包括這4億外債,也就是說,如果天海花14億買下時代影院,還要繼承時代影院4億的外債,相當於總價格18億吧。」李冰說。

「如果只是欠著4億外債,沒其他問題,18億可以接受。」朱旭說。

「我也覺得可以接受,我調查過,6年前,星空集團和華美集團突然進軍院線市場,大螢幕、新裝置、新技術,很快就搶佔了很多市場。不少中小型院線都被擠破產了,時代影院不甘被淘汰,3年前對裝置進行更新換代過,都是採購的歐美那邊最先進的裝置。

不成想即便這樣,依然沒擋住星空影院和華美影院的腳步,這二者短短几年時間,就發展成了院線巨無霸。而時代影院現在別說發展了,連生存空間都被嚴重擠壓,這也是這幾年時代影院連年虧損的主要原因。天海若將時代影院買下來,是可以短時間內投入使用的。」李冰說。

「正常,星空影院和華美影院背靠星光集團和華美集團,人家本身就是做商業地產的,星光影院和華美影院都開在星光廣場和華美廣場,集吃喝玩樂於一身的商業中心,其他影院拿什麼競爭啊?」朱旭說。

「是的,現在也只有那些本身擁有穩定片源的院線還能生存。比如華藝、星空、長城這三家巨頭控股的那些院線。華藝、星空、長城這三家巨頭為何在院線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就是因為他們能為院線提供穩定的片源。」李冰說。

朱旭點頭。

李冰說的這個,跟天海要收購時代影院是一個道理的。

因為華藝、星空和長城這三家巨頭公司在國內院線中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天海若不想被卡脖子,就只能發展自己的院線。因為你不能指望天海旗下的電影每次都能在一堆打壓中殺出重圍,也不能指望星空影院和華美影院每次都給天海旗下的電影高排片率。.

蜜月期還好,萬一出現分歧了呢?

將自己的命運放在別人手中,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行為。

所以天海想做強做大,擁有自己的專屬院線是必須的。

或許有人會問,天海每年出產的電影才幾部啊?為了寥寥幾部的電影,就收購一個院線,值得嗎?不覺得浪費嗎?

答案是值得!

不浪費!

問這個問題之前,應該想想,星空影院和華美影院本身都沒有自己的製片中心,那他們為何要做影院?歸根結底,影院本身是可以盈利的啊。

只要有人氣,有流量,影院能賺大把大把的錢。

而收購時代影院之後,朱旭並不擔心流量問題。時代影院自己連年虧損,不代表天海收購時代影院之後,也會連年虧損。誰讓天海有一位逆天的老闆呢。

是的,朱旭的信心來源就是王軒。

只要王軒一年拍兩個逆天的電影,放在時代影院獨家播放,時代影院就能活得很好

。更別說,王軒不單止可以自己拍,還可以寫劇本,讓天海旗下的導演拍啊。

現在天海旗下有陳凱,有沈哲,這兩位現在已經足以獨當一面了。陳凱在導演界已經封神,沈哲到明年金雞獎、華表獎之類的評選時,拿三幾個大獎應該是沒問題的,畢竟《英雄本色》的票房那麼炸。

而王軒很可能拿到最佳男主角獎。

王軒的劇本,加上陳凱和沈哲的能力,一年出兩個爆款應該沒問題吧?

而天海導演部還不止有陳凱和沈哲,杜峰和王衛也被王軒帶出來了啊。假以時日,杜峰和王衛能獨當一面,那天海一年就能出好多部爆款電影了,都放在時代影院獨家播放,盤活時代影院的人氣絕不是什麼問題。

反正如果18億能拿下時代影院,天海就大賺。就說一點,今年年初,《英雄本色》總票房36億,院線可是分走了52%啊,比18億還多,都足夠買下時代影院了。

所以啊,天海還真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專屬院線。

渠道才是大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