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王軒又重複了一段一模一樣的副歌。

「我獨自漸行漸遠

膝下多了個少年

少年一天天長大

有一天要離開家

看他背影的成長

看他堅持與回望

我知道有一天

我會笑著對他說」

這第三段主歌出來的時候,現場歌迷還沒太大的反應,就只覺

得好聽。

古嘉輝、黃湛、莊也、黃銀華以及現場一些其他作曲人,卻直接炸開了。

「我去!!!這歌,牛逼啊!」

「是真的牛逼!三段歌詞,三個不同的主人公,三段傳承啊。」

「是啊,第一段歌詞寫的是母親對孩子的教誨,第二段寫的是情人分別時的囑託,第三段寫的是父親對孩子的祝福,說的話都是‘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是傳承啊。從母親傳承到妻子再傳承到兒子,等兒子有了兒女,還會繼續傳承下去。」

「而且,這首歌還有點諷刺意義。現實大多隻有眼前的苟且,詩和遠方顯得過於縹緲。當‘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反覆被強調之時,往往折射出來的是現實的無奈與心酸。年少時的夢想一次次被現實打敗,一次次不顧一切地追夢,卻總是摔得頭破血流,到頭來還剩什麼?」黃銀華說道。

「但至少他沒有被現實壓垮啊。想表達的主題還是積極向上的,正如那句歌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為找到那片海,在前行的旅途中,把思想由狹隘變得寬宏,把思維由貧眷變得豐盈,把愚弱變成智慧,把滿身菱角的刺抹掉而變得祥和,把千種私慾,萬般風情歸於平淡。那些誓言與夢想,只有走得更遠,站得更高,才能看到更遠的地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目光要遠行,只有閱遍千山,方能發現真我。只有經歷過風吹雨打,看遍萬里雲煙,方能淡泊寧靜,坐看天下雲捲雲舒。一路劈荊斬刺帶來的滿身傷痕,是體悟生命的意義,亦是遠方的夢。」黃湛說。

「老湛,牛逼啊,解讀得太好了。」古嘉輝說道。

「不愧是你啊。」

「是王軒這歌寫得好啊。他這歌詞,我都快給他跪下了。」黃湛說。

.......

等王軒唱完這首歌,現場自然歡聲雷動。

「好聽好聽!」

「雖然有點不講武德,但看在這首新歌那麼好聽的份上,我原諒你了。」有歌迷大聲叫道。

王軒翻了翻白眼:「什麼原諒我?我告訴你們哦,如果下一首老歌你們還敢不讓我開口,我可要放大招了。」

「什麼大招?」有人問。

「一直唱新歌,就問你們怕不怕?」王軒說。

「哇?還有這種好事?」

「來來來,正缺新歌止渴呢。」

.......

「OK,這可是你們說的,花幾百上千塊錢來一直聽我唱新歌,我看到底誰虧。「王軒說,說完又向舞臺上的樂隊道,「樂隊,你們可以下臺休息了,把鋼琴、古箏、吉他留在臺上就行。」

王軒直接遣樂隊下臺,這一幕將現場觀眾都看呆了。

「臥槽!你該不會來真的吧?」

「別鬧!我們是來看演唱會的啊,雖然也期待你的新歌,但在演唱會上聽你唱新歌,沒什麼代入感啊。」

「且,這你也信?」

「對,演唱會4個小時啊,現在才過去一個小時不到,我還真不信他能唱三個小時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