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重了。”王軒有些不好意思。

“一點都不言重。王教授,你之前的話有誤,其實現在的流行音樂,大部分乃至絕大部分用的都是4536251和絃方式,而不是像你所說的只佔20%。現在,你推出了另外一種和絃方式,而且比4536251和絃還要好聽,這簡直是開宗立派之舉。

之前咱們華國的流行音樂,大多用的都是4536251和絃,顯得很單調,現在多了15634145和絃,以後咱們華國的流行音樂,可以用4536251和絃,也可以用15634145和絃,或者這二者的組合,肯定豐富多了,所有音樂人都要領你的情。”古嘉輝說道。

“古老師,你不是早就加盟天海了嗎?也不知道這種和絃方式?”有人問道。

“不知道啊。我之前聽王教授的好多音樂,都發現他的和絃有些奇怪,似乎比我們的和絃好聽得多,可惜我嘗試了好多次,都不得要領。原本想跟他交流的,可又怕唐突,用武俠裡面的話說,這種就屬於王教授的獨門秘籍了,我哪好意思問?”古嘉輝說道。

“......”

“沒那麼嚴重,古老師,以後有任何問題隨時找我。音樂貴在交流,說不定與你交流一下,又能讓我產生新的靈感呢?”王軒道。

“那以後我可就不客氣了。”古嘉輝笑道。

“對了,王教授,我剛剛有注意到,你把15634145和絃稱作卡農和絃,有什麼講究嗎?”佩佩老師問道。

“因為這種和絃方式出自一首叫《卡農》的鋼琴曲,所以我把他叫做卡農和絃。”王軒道。

“哇,這首鋼琴曲也是出自你手嗎?”

“對。”

“能給大家彈奏一下嗎?好想聽聽這首曲子啊。一首鋼琴曲居然能夠誕生一種新的和絃方式,想來定然是一首偉大的曲子。”佩佩說道。

“一會吧。你們都是頂級音樂人,我只需要示範一下,你們就能理解這種和絃方式了。但學生們不行,現在我是在給學生們講課,就那先給學生們講解一下清楚叫卡農和絃吧。”王軒說道。

現場音樂人點頭。

“卡農是一種音樂種類,是復調的一種。卡農的英文為Canon,原意為規律,事實上,所有的卡農作品都是一種伴奏不斷重複,不同之處就在於變奏。

那麼復調又是什麼呢?

兩段或兩段以上同時進行、相關但又有區別的聲部所組成,這些聲部各自獨立,但又和諧地統一為一個整體,彼此形成和聲關係,以對位法為主要創作技法,叫做復調。

簡單來說,以鋼琴為例,復調就是兩隻手彈不一樣的旋律,然而旋律雖然不一樣,但是聽起來又十分和諧。一隻手可以彈多個旋律,每個旋律被稱作聲部。一般的流行曲用雙聲部足矣,即一隻手彈一個旋律;古典曲中三聲部四聲部很常見, 即一隻手彈12個旋律。

也有存在著五聲部的樂曲,即一隻手彈23個旋律。但困難的復調需要極強的技巧和協調能力,請大家量力而行。

回到卡農和絃,我繼續演示卡農和絃,大家請注意我的左手。

看到了沒?我的左手在不斷重複同一組和絃,具體為D、A、Bm、F#m、G、D、G、A,這就是卡農和絃。

而為了方便,我們通常會將其轉變為C調,我剛剛演奏的也是C調,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變調’。那什麼是變調呢?

變調在音樂實際運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彈唱方面。大家應該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在唱一首歌時,因這首歌太高而唱不上去。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變調了。

&ni、fa、so、la、ti分別為CDEFGAB,因此我們預設在同一組1234567中,C調比D調唱得低,D比E低,E比F低,以此類推。

以鋼琴為例,琴鍵上不止一組1234567,我們通常認為越靠右的音越高,即藍色部分音高>紅色部分音高>黑色部分音高。

如果一首歌是E調,唱不上去,可以試著降成D調或C調,也可以降成Eb調或Db調,更可以降成更低一組的B調或A調。當你降到更低一組的E調時,我們稱為降八度,如果升到更高一組的E調時,我們稱為升八度。這個過程我們稱為變調。”

......

&nbsp

1秒記住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