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王軒,你就扯淡吧(第1/3頁)
章節報錯
“啥情況?這到底是啥情況?”
“金輝這是和天海槓上了嗎?”
“可能是巧合吧?”
“巧合毛線,同一天同一時段舉行開機釋出會,針對的意思簡直不要太明顯。更何況天海那邊前腳剛公佈舉辦開機釋出會,金輝後腳就官宣了,這若是巧合,打死我都不信。”
“還有一點,天海拍攝的是武打動作片,金輝這邊拍攝的也是武打動作片,已經足夠說明很多問題。”
“其實型別撞檔是有可能巧合的,但種種巧合加在一起,就絕對不可能是巧合。金輝就是衝著天海而來。估計是要打壓天海了。”
“嘿嘿!這下有好戲看了。”
“就是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幾家巨頭公司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華藝、星空、長城、金輝這幾家巨頭公司是同氣連枝,一個鼻孔出氣的。彼此間雖然也存在競爭,可當外部出現足以威脅到他們的存在之後,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打壓。王軒入主前的天海娛樂就被打壓了一次,一下子從雲端跌落塵埃。”
“無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以前天海那麼容易被擊垮,是因為沒有王軒。現在天海是王軒的,王軒若那麼容易打壓,他就不是王軒了。”
“沒錯。就說一點,華藝等巨頭又不是沒打壓過王軒,王軒在天宇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打壓了,結果呢?成功過一次嗎?”
“我覺得你們有些過於樂觀了。若是在歌壇,華藝等公司確實打壓不了王軒,可其他方面呢?咱們得知道一個事實,幾大巨頭準巨頭公司聯合起來,起碼能左右娛樂圈一半的資源,想卡天海脖子,容易得很。”
“附和。就說電影圈,華藝幾家巨頭準巨頭公司,直接控制的院線超過三分之一,直接和間接能夠影響的院線超過三分之二,若是想卡天海的脖子,天海拍攝的電影連排片率都是個問題。”
“有那麼恐怖?”
“不然?四大流氓公司可不是白叫的。”
.....
其實,華國現在這個影視圈環境是不健康的,娛樂巨頭公司直接掌控了前十中的4條大院線,入股間接能影響超過三分之二的院線,這種環境很容易形成垂直壟斷,對其他娛樂公司或者電影公司很不公平。
另一個時空的《派拉蒙法桉》瞭解一下。
《派拉蒙法桉》是指米國政府出臺於1948年的一項電影行業法令,該法桉判斷大製片廠垂直壟斷為非法,即規定製片公司不得同時進行電影發行和影院放映業務,對好來塢當下權力格局和遊戲規則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雅文吧
《派拉蒙法桉》的誕生要從1918年板鴨流感說起,當時許多影院被迫停業,而製片公司看準了抄底放映業的時機,紛紛以低價收購了電影院,慢慢形成了對放映行業的控制地位。
對於電影業來說,超級大公司控制電影的生產和放映,無異於同時當選手和裁判,阻礙著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當時,好來塢掌管著話語權的公司對獨立院線公司提出了“集體預定”的銷售策略,也就是許多部影片的打包銷售。
獨立院線要想購買大公司部分優質影片的放映權,必須要繫結購買一些指定的影片,而這些影片大多質量不高。對於影院來說,這無異於強買強賣,而在大製片廠有極大話語權的情況下,許多影院不得不忍氣吞聲。
這嚴重影響了電影行業的發展。於是《派拉蒙法桉》就這樣誕生了。
當時,反壟斷法的推行,米國各行各業只要是垂直整合經營的公司都被要求整改了。《派拉蒙法桉》就是電影行業反壟斷法桉,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最早響應放棄影院業務的就是派拉蒙公司,隨即紛紛影響其他好來塢大製片廠。
而結束了院線業務的派拉蒙公司隨即收購了NBC電視臺,其他大電影公司也在當時電視產業興起的情況下,做出了行業佈局和內容生產的業務調整。
告別了“集體預定”時代,使得好來塢大製片廠不得不更加註重影片質量,下游放映業的倒逼也讓大製片廠在內容上不斷競爭制衡。
後世,好來塢能成為全球音樂電影產業的中心地帶,與《派拉蒙法桉》的頒佈不無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沒有了大公司的壟斷,獨立製片公司也在放映市場獲得了機會,成就了獅門影業等獨立製片公司。院線公司也開始有獨立發展的環境中,米國院線逐漸形成AMC、Regal和emark三家分立的格局,米國50%的銀幕由這三家院線公司控制。
華國現在的電影行業環境就跟另一個時空1948年前的米國娛樂圈差不多,超級大公司手中掌控著院線資源,控制電影的生產和放映,算是個畸形產物。
因為華國電影行業史也沒多少年,雖說上世紀初就有了電影產業,可真正成為規模,要數上世紀七八十年,真正受到全民擁戴,得數到上世紀90年代。而且當時,人民也不興去電影院看電影,都是在戶外放映。
不過還是有一些眼光長遠的人,看到院線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產物,紛紛抓住空白期,投資建立的電影院。華藝、星空、長城、金輝旗下的院線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建立的,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成為了國內數一數二的院線。幾家公司聯合起來,直接控制了華國電影產業三分之一以上的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