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

江漢州府,位於襄水之陽,地處南北之交通要衝,素為天下重地。

以襄陽為國都時可以使用國號“楚”。

提到襄陽,就不得不提到三國時期的襄陽城。

它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戰場,當時屬於古荊州管轄的。

關二爺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也正是坐鎮荊州的時候發生的。

當然二爺敗走麥城也是這個時期。

但二爺的成就依然讓人欽佩

蔣星煜老先生考證說道:“整部《二十四史》,也未有任何名將有‘威震華夏’的聲勢。”

很多人質疑二爺,一句大意失荊州,將二爺貶的體無完膚。

但有沒有人思考過,這一戰役,二爺一人抵抗了多少魏吳的謀臣大將?

我們來數一數。

曹仁“被譽為曹魏第一將是也,智勇雙全的曹仁在樊城被關羽圍的喘不過氣來,無計可施,野戰完全打不過,想要棄城逃跑,最後在滿寵的勸說下,發動戰法,拒守,摸了一張‘桃’一張‘閃’挺過來了。

滿寵:當時協助曹仁駐紮在樊城抵禦關羽,對關羽的圍困也是無可奈何,只勸阻了曹仁棄城逃跑的計劃。

于禁:被關羽水淹七軍,被俘虜在江陵。

龐德:被關羽俘虜,寧死不屈。

徐晃:當初協助曹仁征討關羽,駐軍在宛城,當曹仁被圍困時第一個率領軍隊前往解救,多次進攻也沒能解救出曹仁。

曹操又派遣將軍徐商,呂建等前去協助徐晃,還是不能攻破關羽的包圍圈。直到曹操再次先後派遣殷署,朱蓋等十二營軍隊前往支援他,才勉強擊退關羽。

其餘的還有張遼、趙儼、董昭、蔣濟等人。

這還只是曹魏方面的,東吳呢?

呂蒙、蔣欽、潘璋、朱然、虞翻、諸葛瑾、陸遜、是儀、吳範、全琮。

大半個曹魏謀臣武將和整個東吳全臣出擊才將二爺擒拿,再看看我二爺身邊的人物。

謀臣武將有馬良、王甫、趙累、廖化(最後還被拉去搬救兵了)。

兩個臨陣投降的傅士仁,麋芳、背叛的劉封、孟達,不提也罷。

即便這樣,魏吳兩國精英出盡,無恥被盟,友軍背叛,加上使用偷襲手段才能將二爺幹掉。

三國志中記載關羽在荊州所要對付的敵方將領和謀士三十人左右,其中幾乎囊括魏吳所有的傑出將領。

關羽手中的守軍頂多也就三四萬而已,兵寡將少。

我很想知道,當時荊州這個局勢,換了誰來能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