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有禮了!”一個溫婉的聲音傳來。

眾苦修士轉過頭便看見觀音,文殊,普賢和大勢至四位菩薩降臨,璀璨的佛光頓時將整個靈山照亮。

“原來是四位菩薩親至,不知有何貴幹?”

“我等前來,自然是為了幫你們與彌勒說和。”觀音輕聲說道。

“此乃道統之爭,豈能想讓,我等篳路藍縷,一心弘揚佛法,豈能坐視佛法被玷汙,你們幾位菩薩不僅神通廣大,亦是精通佛法之人,自然知曉我說這話的意思。”老修士苦著臉說道。

若非如此,他又何必親自上靈山一行,還不是為了道統存續,為了佛法未來。

“大師言重了,彌勒也是佛法精深之人,豈能不知其中利害。”

“既是如此,他又何必推行,人心已壞,若是長此以往,我佛門必將自絕於天下。”老修士帶著恨鐵不成鋼的口氣大聲說道。

他們這一群人可是為了佛法獻身之人,又豈能坐視佛法被糟蹋而不出面。

“阿彌陀佛,大師您這是執念太深,這才患得患失。”文殊菩薩輕聲說道。

兩人竟然在此開始辯經。

辯經作為佛門的最為傳統的一項活動,在佛法還為徹底形成的年代,各個派系的佛門高僧便會時不時聚在一起辯論佛法,為的便是尋求佛法真理。

只不過隨著釋迦摩尼的橫空出世,很快便完善了佛門理論,形成了一個自洽的理論體系,從而使得佛法大行於世,這便是如今的大乘佛法。

自此之後,佛門中的辯經便漸漸稀少,畢竟有如來珠玉在前,很多問題已經有了答案,不需要再透過辯經的方式來闡述道理。

如今看到文殊和老修士要在靈山辯經,頓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這可是難得一見的盛會,甚至一些靈山腳下虔誠的信徒也是跋山涉水的向靈山前進,為的就是一睹辯經的盛況。

這場辯經一直堅持了九天九夜,最終以文殊菩薩的獲勝而宣告結束。

無數的佛門修士盤腿坐在靈山的大地之上,津津有味的聽聞兩位大能的辯經,一時間金花遍地,地湧靈泉,似有仙女散花,讓人如痴如醉。

正所謂:朝聞道,夕可死矣。

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兩位大能口中闡述的便是大道,不涉及具體修行法門,直指大道本質,闡述佛法核心。

這是難得的機緣,很多人都不願放棄,因此短短時間裡,無數人匯聚到靈山之上。

“不愧是文殊菩薩,這場辯經是老衲輸了。”面容枯槁的老修士輕輕合十向文殊菩薩行了一禮,言語間十分的平靜自然。

並沒有因為自己辯經的失敗而變得惱羞成怒,讓眾人感慨不愧是傳聞中的苦修士,果然是寵辱不驚。

“大師何必自謙,此次辯經小僧亦是受益匪淺。”文殊菩薩亦是笑道。

“既然我辯經輸了,我等自然無話可說,彌勒登臨佛祖之位我等自然不會阻攔,但是若有一天我們發現佛法墮落,那我等自然會行怒目金剛之事,盪滌佛門。”老修士斬釘截鐵的說道。

聲音幽幽的在靈山迴盪,似乎在每一個人的心頭響起,這是一個承諾亦是一個誓言,更是監督這些人的利劍。

“阿彌陀佛,大師此言極是,若是有一天佛門墮落,我身為未來佛祖,自然該以身殉道,爾等佛門中人亦當時時警惕,不讓貪嗔痴念操縱自身,使得神魂黯淡,為害世間。”只見彌勒佛腳踩金蓮緩緩步入靈山之巔。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已經雙手合十,嘴裡唸叨著:“南無彌勒未來佛!”

這一刻,彌勒竟然選擇直接登臨佛祖之位,只見他絲毫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就這樣步步生蓮,一直走到了靈山之巔上的巨大蓮臺之處。

沒有絲毫猶豫,彌勒坐在了蓮臺之上,頓時腦後一輪功德大日綻放無盡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