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啊,我想要你出任尚書令。”

尚書令?

荀彧狠狠一愣。

尚書令雖為千石官員,可實際職權比三公還大!

尚書令主參奏機要,總領綱紀,是錄尚書者以下的首要官員,幾乎算得上是曹操的左右手。

況且,尚書令與司隸校尉、御史中丞並稱‘三獨坐’,對朝中之事無所不糾,無所不察!

曹操既然還要外出作戰,就要有人留守朝中,可以說,曹操外出的時候,荀彧便是當今朝廷的實際主宰者……

“文若萬萬不可推辭!”荀彧還在猶疑中,曹操眯起一雙細長眼道,“如今朝廷立足未穩,必須要有人在我出兵之時,坐鎮朝堂,總領朝政才行。你出身名門,為人雅量,更處事謹慎幹練,又在豫兗二地威望極高,尚書令一職,舍你其誰?”

曹操的苦心,荀彧自然一清二楚,可還是一臉的為難之色,深躬一禮後,答覆道:“荀彧謝過明公厚愛……只是荀彧久不在朝中為官,且資歷甚淺,恐有負明公所託……”

荀彧口中的‘明公’之稱,令曹操甚為滿意。

若是荀彧稱他為大將軍的話,必然顯得生疏了些。

而呼他為主公的話,則又有點兒謙卑諂媚之嫌……

曹操似乎早已料到荀彧會有所推辭,又低聲問道:“文若,我等既已迎奉天子至此,你若不擔當此職,試問又有誰為最佳人選呢?”

曹操這一問,可把荀彧難住了。

倘若他不接受的話,無非兩種結果:一是朝廷舊臣出來接任,屆時勢必要掣肘曹操,甚至會削減了他的兵權;另一結果便是,曹操另指派他人出任,或是程昱之流,或是董昭之輩……

程昱行事似乎過於偏激狠辣,董昭又有陰險卑劣之嫌……

無論這兩種人士,何人出任尚書令,只怕是天子朝堂再無寧日了……

“不知道明公以為……太極老弟如何?”荀彧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太極?”曹操頓時啞然失笑,“你可真抬舉這小子了!且不說這臭小子目無天子,更不知禮義法度!若是由他留守許都,坐鎮朝堂,估計過不兩日,就會跟聖上以及眾公卿稱兄道弟了……”

“呵呵……”荀彧亦是搖頭苦笑,隨後又說道,“太極老弟豁達寬容,更多有功績,於情於理,於公於私,明公都要對他多加獎賞才好……”

“呵呵,太極雖然與我親如手足,義同兄弟,不過……此事容我稍後自作安排好了,”見著荀彧似乎已經有意接受尚書令一職,曹操便轉開了話題道,“我明日便正式表奏你為侍中,領尚書令,專參乘之任!”

這更讓荀彧吃驚不已!

侍中雖無實權,卻拿著兩千石的俸祿,而且是專供天子安置寵臣的,可以隨駕侍奉。

最顯赫的便是這‘參乘之任’。

天子出行有乘輿法駕,再從諸多侍中裡選出一位學識淵博,威望最佳者與天子一起乘坐龍輦,順便講解經史掌故給聖上解悶兒……

一般來說,這個參乘之人不固定,是按天子的心情而定,他想讓任何一位侍中陪駕都可以。

而若是荀彧得了‘專參乘之任’,那就是說,從今往後除了他以外,別的侍中可就再也摸不著陪駕的機會了!

其實曹操這樣安排,除了給予荀彧足夠的榮耀,也有令他監視天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