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先生這話不應該問學生,而是日後直接問於曹將軍才是,”賈詡笑著說道,“張邈如今正駐軍酸棗,屆時,先生可以讓曹將軍給他書信一封,既問責他當初為何棄城而走,不顧全城百姓的生死,更丟下眾人家小於不顧。但是,先生還是要對那張邈虛讓一番的,以避嫌我等趁亂奪了他的地盤。”

“呵呵,文和每每料敵先機,更算無遺策,與文和這種聰明人相識相知,也不枉先生我來這世上走一遭了!”黃炎真心慶幸,笑著說道,“這得罪人的差事,還是交給孟德好了!反正咱是出了力的,更打算賴著陳留不走了,看那孟德如何區處。”

對黃炎的一番無賴之舉,賈詡又是搖頭苦笑。

這小子,看似奸猾無賴得很,其實內心倒是蠻深沉的……

根本就是狐假虎威好吧?

若是黃炎正面對上張邈,說不定人家還當真就再次返回了來,可要是曹操出面的話,其中的態度跟氣勢,都要壓他張邈一頭不是?

不過,曹操跟那張邈倒是多年好友,賈詡也擔心曹操會一時心軟,將這陳留再次拱手讓與張邈。

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幾乎徹底毀了二人之間的多年情誼。

袁紹之前與河內太守王匡,一同駐軍在河內,可袁紹始終都心懷鬼胎,想著要自立山頭。

為了謀取冀州,袁紹便暗暗拉攏勢力,想要替代韓馥,自領冀州牧。

袁紹首先想到的便是身邊的王匡,想要利用他手中的人馬,來壓制脅迫韓馥,哪知王匡一心想要再次出兵討伐董卓,並不理會袁紹。

可偏偏這時候,董卓出兵河陽津,一戰擊潰了王匡,徹底破滅了袁紹的美好憧憬。

隨後王匡便跑去泰山郡,重新招募了3000餘名泰山兵,可千不該萬不該啊,那孩子竟然直接靠向了駐軍於酸棗的張邈。

王匡先前按袁紹的指示,斬殺了董卓派來與關東軍和談的朝廷使臣,胡母班等人。

那胡母班跟張邈可算是磕頭拜把的好兄弟,世人稱之為‘八廚’。

張邈就此替胡母班報仇雪恨,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張邈還惦記著王匡手下那3000餘名泰山兵呢。

張邈殺王匡,既替好友報了仇,又新得了3000多的生力軍,同時也除去了將王匡留在自己身邊的隱患,可謂一舉多得啊。

胡母班之前官為執金吾,與曹操也有著不淺的交情。

王匡殺了胡母班之後,曹操雖然也惱恨王匡行此無義之舉,卻又想著他也是一心想要討伐董卓,而且,王匡殺胡母班也是得了袁紹的指示的,其中的是非恩怨,當真糾結得很。

不過,曹操一時倒也沒想要直接幹掉王匡,卻不料被張邈給搶了先,並奪了王匡麾下的3000泰山兵。

這前後所有的紛亂,曹操一股腦地全部丟到了張邈身上。

即刻給他送去書信一封,指責他行事魯莽,言語中更是怒問其,為何當初拋下我等的家中老小,棄城而逃?

殺敵之時沒見你這般用心賣力,對付自己人你倒是心狠手辣得很……

如此一來,張邈更無臉面,再次返回陳留來。

想要北去投靠袁紹,卻又怕被那野心家直接一口給吞了,無奈之下,張邈只好繞道去了徐州廣陵,自己的親弟弟,張超那裡。

這倒替黃炎省去了一大堆的麻煩,畢竟,魯肅這陳留太守是私立的,而人家張邈可是公立的。

心虛啊……

旬月之後,夏侯惇派回斥候稟報,濟陰太守吳資,承受不住數萬黃巾的屢次衝擊,已經求救於臨郡山陽。

山陽太守袁遺,卻擔心吳資的到來會威脅到自己的勢力,便直接推薦他去河北冀州,自家堂兄弟袁紹那裡。

“先生,時機差不多了,”賈詡聞知後,當即開口說道,“我等應當即刻再派2000步卒,匯合了夏侯惇與曹洪二位將軍,及時控制住濟陰的局面。只待那吳資棄城逃去之後,立刻將濟陰把握在手中。”

“呵呵,文和啊,看樣子,這會兒輪到咱倆出去走上一遭了,”黃炎笑著說道,“你去穩定住濟陰失控後的局面,我則順路去東郡轉轉,有些事,是該向曹大人彙報一聲了。”

“呵呵,先生實在抬舉學生了,”賈詡謙笑著說道,“濟陰拿下之後,學生卻不是精於內政民生的賢才,這濟陰郡守一職,還請先生另請賢能才是。”

“呵呵,不是抬舉你,而是屈才於你了,”黃炎笑著回道,“把任峻帶過去吧,讓他先代領濟陰郡守。另外,濟陰原先的下屬若是心有不甘的話,直接施以威壓!先讓黃巾在前,毀他個半死不活,然後再令夏侯惇率兵入城,徹底掌控局面。”

“呵呵,先生所言,正是學生所想,”賈詡笑著附言道,“另外,任峻這一走,可以讓李通接任九良城的防守。”

“呵呵,陳留城中有子敬跟棗祗,也可保得安全穩定,”黃炎笑著說道,“能者多勞嘛,他二人倒是勤勉踏實得很啊!你說呢?”

隨後,二人心有默契著,相視對笑,異口同聲道出一句:“英雄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