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位小兄弟便是魯肅啊……

諸位同學,請聽好看好了——

史實上的魯肅,並非古人筆下的演義中那一副才智平庸,謹小慎微的忠厚長者形象。

魯肅實為漢末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而且又擔任了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甚至可為軍事家。

在某著名演義中,只有把魯肅的形象刻畫成忠厚,從而才能襯托出諸葛妖孽的狡詐。

以至於荊州白白落到了劉大耳朵的手裡。

事實上,魯肅卻是出於孫劉聯盟的長遠利益,所以才會讓劉大耳朵暫住荊州,雙方互為倚靠,共同抗擊北方強曹。

劉大耳朵那時候還是‘惶惶如喪家之犬’呢,連個落腳安身的地兒都沒有,憑啥與孫吳聯盟,共同跟曹魏抗衡?

說白了,也是東吳利用他罷了……

“呵呵,原來是子敬賢弟啊!”黃炎尋思完了之後,露出了一臉的笑意。

這個小子,也不能讓他從自己身邊飛走了啊!

有魯老先生跟欣怡的關係在,勢必要將這小子牢牢拴在曹魏這邊兒不可!

哇咔咔!

想不到剛剛才巧遇一個戲志才,這會兒又撿著一個魯子敬!

這平定天下一事,豈不是指日可待?

不過,也並非是單純給曹操打工,而是為了儘快結束眼下這亂世,可以讓我泱泱華夏,更先人一步,早日踏入文明康莊大道。

“子敬是老夫的孫兒輩,黃小哥只需喚他一聲子敬便可。”魯老先生糾正道。

“呵呵,這,不妥吧?”黃炎笑著說道,“以黃炎跟魯老哥的交情,似乎說得過去。不過因為欣怡的緣故,卻也只能將子敬看做子侄輩。可是呢,黃炎又覺著自己跟子敬年齡相仿,志向相投,更有惺惺相惜之意。怎能這般自大呢?子敬若是不嫌棄的話,你我私下就以兄弟相稱便可,如何?”

“子敬不敢,”魯肅忙拱手施禮道,“子敬素聞叔公屢有提及,先生學識過人,才華橫溢。更兼胸懷大志,治軍有方。前後數次出征均戰果非凡,實為子敬楷模。”

“呵呵,在我這裡,這些恭維話還是省省吧,”黃炎擺手笑道,“倒是為兄曾聽人說起,子敬性情率真,豪爽俠義。且又好學多識,可謂文武雙全啊!”

“先生謬讚了,子敬實不敢當。”魯肅忙拱手謙虛道。

“好了,這會兒又沒外人,我且來問你,”黃炎瞟了一眼門外,低聲說道,“眼下若是給你一郡之地,子敬可能治理妥當?做好了的話,來年便可為刺史州牧,將來更可位列九卿三公,封侯拜相!”

“啊?這,這這……”年僅18歲的魯肅(172——217生卒),頓時被黃炎突兀地一番問話,給驚了個目瞪口呆。

顯然,這個年齡段的魯肅,尚沒有官至公卿的野望。

回頭再看魯老先生跟欣怡,亦是滿臉的驚懼。

“咳咳,”魯老先生心中也被黃炎的話給驚得不輕,忙正起神色來,說道,“黃小哥此話太過。眼下陳留張太守,為人為官,也算是清廉公正,我等斷然不可有此非分之想。”

“呵呵,魯老哥多慮了,”黃炎毫不在意地說道,“咱又沒覬覦他這陳留之地!目前這青兗二州正逢黃巾之亂,諸多郡縣均已落入他人之手。待日後逐一收復的時候,可是需要大批的能臣幹吏。以子敬的才能志向,若只做得一州一郡之長,卻是委屈了。不過,這千里之遙,也須跬步邁起不是?有了今日治理州郡的能力,才能練出明日治國平天下的本事來!”

黃炎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魯老哥不住地捋須頷首,而魯肅卻是心中胸湧澎湃得很!

士為知己者死!

更何況,據自己叔公說,這位先生將來可是要做定自己姑丈的……

於情於理,自己都要隨著這位先生,拼搏闖蕩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