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方想讓哪個遊戲賺錢,就透過推薦位、廣告位等方式,將流量一股腦砸過去。

這樣就算是個極爛的遊戲,也能大賺特賺。

你不接受平臺方的分成比例,你就會被雪藏,連使用者都見不到。

所以上平臺,還能有機會喝湯。不上平臺,你就只能喝西北風。

這一切都是平臺說了算,平臺自然而然會擁有至高無上的主導權,拿走絕大部分利潤。

這是個流量為王的時代。

但是經過遊戲廠商的不斷抗爭,一批批精品遊戲的出現,遊戲廠商漸漸靠自己的實力,艱難的贏得了一些話語權。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一些資本看到平臺賺錢,就入場爭奪市場份額的緣故。

當平臺不再一家獨大時,就會透過提高分成比例的手段,來吸引開發商入駐了。

所以經過漫長的拉鋸戰後,傲世平臺最後才會定下5:5的分成比例。

蘇晨對於5:5的分成比例,是有不滿在的,但是他又沒什麼辦法。

他能做什麼呢?自己發行遊戲麼?

還不是隻能依靠平臺生存。

當你實力強了,你才會擁有話語權。

在你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抱怨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會讓你像個怨婦。

總之,如果《溫馨的答題之夜》這款遊戲,真的能夠賣到500份的話,那麼他就能夠有2.5萬元的收入。

基本算是解決了今後兩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為家庭減輕了負擔。

他有點擔心,100塊的定價會不會有點高?

因為國產遊戲很少有定價到三位數的。大都是小品級遊戲,60塊,或者30塊那種。

再一趕上打折,可能十幾塊錢就能拿下。

國內的遊戲環境還是以網遊為主,單機遊戲很少很少。

畢竟網遊賺錢啊。

手遊《皇者榮耀》月流水50億。你得做出一款什麼樣的遊戲,賣出多少份,才能頂《皇者榮耀》一個月的流水啊。

目前好的單機大作,尤其是3A類大作,都是國外廠商在做。

全世界的玩家,包括華國玩家,都更認國外知名大廠的作品。

彷彿國產遊戲天生就帶著粗製濫做的標籤似的。

當然,近些年來也湧出了不少精品國產單機遊戲,被譽為國遊之光,為國產單機遊戲掙得了名聲。

但總的來說,買斷制遊戲這塊,還是被燈塔國和櫻花國把持著話語權。

遊戲界是存在鄙視鏈的。

玩單機的看不起玩網遊的。

玩端遊的看不起玩手遊的。

玩端遊和手遊的一起看不起玩頁遊的。

不止於此,並且這裡面還有更細的鄙視鏈劃分。

就比如說玩單機遊戲的玩家裡,也存在鄙視鏈關係。

玩主機的看不起玩PC的,玩3A的看不起玩小品的,玩國外的看不起玩國產的……等等不一而足。

總之,站在鄙視鏈最頂端的,永遠都是大型3A遊戲。因為那代表著人類遊戲設計和工業製作的最高水平。

有朝一日,蘇晨也想要製作出一款那樣重量級的國產3A大作,證明國產遊戲除了超能撈錢的手遊和頁遊外,是有藝術品的存在的。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饅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