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你受累了。”老譚說。

“受累談不上,我自願的,只要你不煩就行。”王淑蘭說。

“哪能呢。”

“我現在就一個目的——把你的病養好。”

“你對我太好了,都不知道說啥”

“啥也不用說,安心養病就行,看你這狀態不出兩年肯定好。”

“嗯,借你吉言,我覺著也是。”

“你得對自己有信心,你有信心我伺候的才來勁兒。你一天一個樣,我就一天比一天高興,知道不?”

“知道。”老譚把酒杯舉起,“感激的話不說了,敬你一杯。”

王淑蘭微笑著舉杯,各自喝了一口。

屋子裡暖和,火炕滾熱。

外面的天開始擦黑,村子裡不時傳來一兩聲狗吠和零星的炮仗聲。

此時家家都在吃飯,今兒小年,每家的飯桌上都少不了幾個硬菜,老爺們高興的喝著燒酒,孩子老婆喜滋滋的吃著好吃的,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呵呵,這才是人過的日子。

天漸漸全黑了下來,吃過飯的老譚把大門關上,插上門閂,然後站在院子裡看看左鄰右舍。左鄰右舍都是城裡來體驗農村冬天生活的,過小年全回了城裡,估計得年後回來,院落裡烏黑一片。

藉著窗戶裡透出來的光亮,老譚走到東牆根兒的劈柴垛前抱了一抱劈柴,走到房門前時拿腳踢了踢門。王淑蘭從裡面把門推開,見他抱著一抱劈柴,邊讓開身子邊責怪的說:“你抱啥,刷完碗我就出去抱了。”

“我關大門,正好一順。”

老譚把劈柴放到灶火坑旁邊,然後撲打撲打衣服和手,說:“現在就剩下咱家和西邊的老李家了,別人家都回去過年了。”

“是,曉梅她爸媽昨天就到呼市了。”王淑蘭說。

酒坊臘月二十停的工,曉梅爸媽昨天坐往北京和呼市送酒的車回了呼市。

“今天咱家家家店忙,小年。”老譚說。

“嗯,我打電話問李靜了,員工早上六點上的班,估計得忙到半夜。”

“差不多,就看能不能突破三百萬了。”

“我估計能。”

王淑蘭刷完碗洗了手,倆人相跟著進了裡屋。

王淑蘭把熱好的湯藥倒進碗裡,又分別從兩個藥盒裡倒出藥片,連帶著水杯一同放在茶几上。

老譚先把湯藥喝了,然後吃了藥片。

王淑蘭把一個剝好的桔子放到老譚面前,說:“集上買的,挺甜的。”

老譚腦袋裡還在想小年店裡忙的事,接過桔子嚐了一瓣,說“嗯,確實挺甜。”隨後道:“今年總共四十家店,應該能突破三百萬。”

“還想這事呢?”王淑蘭笑問。

老譚答非所問道:“我在濱海做青花閣的時候是五家店,最大的願望是年營業額突破一個億,直到最後離開的時候也沒實現,差八百六十萬,遺憾——

做阿巧時沒想過一個億,就想咋做了,沒成想第五年就突破了一個億,現在都三個億了,上哪說理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