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把想家的念頭壓下去——現在這個狀態不適合回去,一副病懨懨的樣兒,看了叫人擔心,回去徒增麻煩。

他在喝茶時想應該寫寫母親,把母親的一生寫下來,給自己一個回憶。

當時想的挺好的,可是等坐在電腦前要寫的時候卻不知咋寫了。無數個母親的畫面在腦袋裡閃現,有他小時候的,有他上學時的,有他在家種地時的,有他出來打工後回家時的,有他結婚時的、有他有了兒子時的,有最近幾年的

母親的形象、容貌似乎一直是一頭灰白的頭髮,滿是皺眉的、悽苦的臉,一身綴著補丁的衣服,一個低垂著的頭

他坐在電腦前一動不動,如尊雕塑,良久良久——

終於,他寫下了第一句話:在我的記憶中,母親似乎壓根兒就沒年輕過

寫完這句話他淚如雨下,委屈的像個孩子,好想趴在母親的懷裡大哭一場。

小年是一年中繼立秋、冬至後第三個專門吃餃子的日子,僅次於大年三十。

這天阿巧全國五大區所有的店都是早上六點上班做準備工作,麵點的準備工作在一週前就開始了,每家店至少備了一千份餃子,多的達到了兩千份。

各家店九點半準時營業,開門就進客人。剛開始大部分是來打包餃子的,堂食的也有,但不多。等到了十點半堂食的多起來,到十一點全部爆滿。

從十一點開始一直到晚上十點,客人幾乎不斷溜兒,一直處於爆滿狀態。

全國五大區共四十家店,當天營業額突破了三百萬,創歷史新高。

這天豔華沒在家帶孩子,從上午開始省城十家店都轉了轉,最後回到三臺子老店。

她到的時候已是晚上十點,張麗也剛好從黃山路店過來。

老店此時依然爆滿,候餐區還有五桌等位的,倆人沒地兒坐,便在吧檯前站著交談。

張麗說:“黃山路店剛突破五萬,估計等打烊能賣六萬。”

豔華說:“我剛從大學城店回來,那也行,已經六萬五了。”

“今年比去年好。”

“嗯,比去年好。”

她倆的話被吧檯聽到了,小姑娘炫耀的說:“我家現在都七萬了,還有十二桌沒買單,再加上等位的,今天八萬沒問題。”

張麗笑道:“賣八萬請你涮火鍋。”

“真的?這可是你說的張總。”小姑娘道。

“真的,賣吧,到了馬上兌現,四季老灶臺。”張麗說。

“耶!”

這時有兩桌客人吃完了來吧檯買單,安排等位的服務員喊:“107號、108號客人到二樓青竹套就餐,107北間,108南間。”

候餐區排位靠前的兩桌客人聽到喊聲馬上站起,高高興興的上樓了。

緊接著傳菜生拿著對講機喊:“廚房廚房,青竹南、青竹北起菜!青竹南、青竹北起菜!”

接著是廚房三個部門的回話。

“熱菜收到,熱菜收到。”

“餃子收到,餃子收到。”

“冷盤收到,冷盤收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