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這樣,我休息幾天,腿都站腫了,消消腫,然後去看她。”

“行,那我打電話告訴她一聲。”

“先不用,我去的時候給她打,她不是在青島嗎。”

“在。”

老譚回到四合院,剛進屋不大一會兒古毅、王姐、喬剛三人來了。

三人坐下後喬剛說:“譚老弟,來沒別的事,我的情況你也清楚,啥出身你也知道,和孫於聰比也沒幹淨到哪去。

只不過我這人不狗,沒把錢看得那重,所以才相對太平。

這兩天聽你講課感受挺多,加上在大青山也領悟不少,省思著想做點兒啥。”

王姐開玩笑道:“喬幫主是良心發現了,想仗義疏財。”

老譚說:“據我所知你這些年沒少往外拿錢。”

“是沒少拿,都是餵狗的。”喬剛說。

老譚、古毅還有王姐一起笑了。

老譚想了想說:“要我說呀你那個六進宅子閒著也是閒著,在那是個擺設,你住還壓不住。倒不如當佛堂好,給老百姓有個燒香磕頭的地方。”

“你說是改成佛堂?”喬剛問。

“嗯。”老譚點頭,“其實根本不用改,格局正好,上哪找那古建築去。只需在裡面擺些佛像,每個佛像前設個香案就行。估計你在大青山也佈施了,加上唐姐你倆的分量也夠,請老喇嘛來講講經,給老百姓消消災,功德一件。”

王姐說:“還真行。”

古毅反對道:“那不成廟了,我反對。”

老譚說:“廟是廟佛堂是佛堂,兩回事。古時候大戶人家都有佛堂,香火不斷,保佑家人平安來著。”

喬剛想了想說:“也行。”

老譚說:“現在疫情還在,全國都在抗疫,做慈善的話我建議給抗疫捐點錢最好,就是佛堂設功德箱的話也是為抗疫捐錢,這是功德。”

王姐眼睛一亮,又說:“還真行。”

古毅也道:“真行,這個我同意。”

喬剛最後拍板道:“就這麼定了,明天我開始請佛像,捐款。”

第二天,蘇州防疫部門收到很大一筆來自民間的不知名捐款——五百萬。

一個月後,蘇北地區出現個佛堂,六進院子大小三十八個廳堂供奉各式佛、羅漢、菩薩六十四個,

且有喇嘛誦佛講經,前去燒香磕頭的老百姓絡繹不絕,轟動蘇州城。

一時善起,一世善緣,善因善果積福報;

無為有果,無我有為,有果有為功德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