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預防針(第2/2頁)
章節報錯
“”
其他人也都說了自己的想法,雖各有不同,但對以後都有信心,沒有說想不幹的。
等大家說完後老譚開始發言。
“咱們阿巧是一零年設計籌備,一一年成立,到今年正好十年整十一年頭兒。
剛開始的時候說實話我沒啥計劃,就想做好了就行,爭取開兩家分店,穩穩當當的賺點錢。
我記著是一三年春節,大年初一那天,也不知咋地了我就反覆地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做餃子館這事是不是我喜歡的?
第二,做餃子館是不是對老百姓有利?
第三,能不能堅持十年以上。”
老譚停頓一下喝了口水,然後繼續說:“第一個問題說好回答也不好回答。一三年我虛歲四十,整整幹了十九年餐飲,說實話有點幹夠了。
但不干它幹啥去?別的行業不懂,除了出苦大力也沒別的能耐。話說回來得養家餬口吧,總不能叫孩子老婆餓著。
說實話是喜歡的,把東北餃子家常菜發揚光大是我的目標,要不然不可能堅持幹十九年。
十九年裡我服務過鶴雨軒、臨江軒和青花閣三家餃子館。
鶴雨軒在非典的時候解散了,咱們不說。臨江軒和青花閣是全國知名的餃子館,並且臨江軒把餃子做到了日本、韓國,為國爭光賺外匯了。
青花閣這兩年雖然走下坡路,但它的實體店依然在二百家往上,不可小覷。
我當時是這想的,老譚既然能把這三家店做起來,那麼阿巧也能。幹半輩子飯店了咋說也得打造一個自己的品牌。
於是就下定決心幹了,這一干就是十年。
不是說有個十年法則嗎,那時候我不知道,也沒人跟我說。只知道只要用心去幹,對得起良心,別半途而廢,堅持十年一定能把阿巧這個品牌打造出來。
呵呵,還真打造出來了,沒白乾。
那麼做餃子館是不是對老百姓有利呢?
我當時是這麼想的:從古至今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生活的四大需求,飯店屬於‘食’這一塊,只要不黑,不賺昧良心的錢就是對老百姓有利。
並且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做老百姓愛吃的那口餃子。
這是我當時的想法,現在有點不一樣了。
咋不一樣了呢?
剛才的影片大家看了,上面展示了今年餐飲業的實際情況,說實話很蕭條,看完挺不是滋味。
其實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影片裡的員工。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其中有幾個畫面,一個是員工下班回到寢室的,有說有笑的很溫馨;一個是幾個員工家裡的生活實景,也很溫馨。
再一個是上班時的工作實景,不知大家注意沒,員工都很主動積極,並且臉上都帶著笑,發自內心的那種,不是裝出來的。”
說到這老譚站起來離開座位,後退兩步站到講臺上很是感觸的說:“我跟大家講過,一個快餐店僱一個服務員和一個廚師,那麼就有兩個家庭對這個快餐店充滿希望。
一個髮廊僱三個洗頭妹,那麼就有三個家庭對這個髮廊充滿希望。
我們阿巧現在總共有一千八百六十四名員工,大家不妨想一想,是不是有一千八百六十四個家庭對我們阿巧充滿希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