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晚宴上的分享(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的話讓武漢的兩位老闆沒再繼續合作的話題,王淑蘭和周曉梅跟大家喝了杯酒,然後轉到下一桌。
倆人每到一桌都有提合作的,周曉梅都像剛才那樣做了答覆——不是不合作,需等明年的。
除了提合作當屬諮詢積分制管理的最多了,而這個又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講明白的,於是有人提議叫周曉梅來個現場答記者問,這樣最好。
周曉梅作為東道主欣然答應。
有人問:“周總,我看咱家員工達到九星的話就有股份了,請問要是所有員工都達到九星的話那股份怎麼給,老闆還賺錢嗎?”
周曉梅回道:“在回答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咱們都是做飯店的,請問飯店在什麼時候最賺錢?”
這個問題看著挺簡單,但細想想又不好回答,便出現了嗡嗡的議論聲。
周曉梅倒不是真叫大家給出答案,因為在座的都是餐飲業的佼佼者,或者是想要成為佼佼者的,答案會各不相同。
她只是為回答先前那個人的提問做個鋪墊。
待議論聲稍小後她清清嗓子,然後說:“我們東北有句俗語,說人合心馬合套,啥事都好鬧。呵呵,個人觀點,我認為開飯店和居家過日子一樣,人心齊的時候最賺錢。
什麼時候人心最齊?我認為是都有了股份的時候。
既然說到了股份,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阿巧是怎麼分配的,僅供在座的各位參考。
拿我們現在就餐的這個店舉例。
公司給九星員工的股份是純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說這個店一年的純利潤是三百萬的話,那麼給員工的是近一百萬。
這個店全員七十五人,那麼一百萬將分成七十五股,每位員工將得到一萬三千三百塊錢的分紅。當然,只有達到九星才有資格獲得。”
剛才提問的那個人又問:“請問咱家現在有多少個九星員工?”
“阿巧是二零一零年開業的,到現在剛好九年,一共有二十一個九星員工。”周曉梅說。
“他們現在都有股份嗎?”
“當然有。”
又有人問:“周總,能詳細的講一下積分制嗎?”
周曉梅笑了,說:“積分制是一個管理系統,一、兩句話真說不清楚。這樣,我簡單的概括一下。
首先宣告,積分制不是阿巧發明的,是學來的。
實行積分制第一步是做標準,第二步是培訓與訓練,第三步是考核與檢查,第四步是落地執行。
這其中給大家幾句話:
培訓是叫員工知道怎麼做,它完成工作的百分之二十;訓練是教會員工怎麼做,且達到標準,它完成工作的百分之八十。
所以說訓練很重要,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空洞的培訓上。
員工是訓練出來的,他的優秀取決於訓練他的人。
任何管理系統都是工具,好不好不取決於系統本身,是使用它的人。
好系統事半功倍,但碰不著好人一樣作廢,甚至會萬劫不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