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高營業額不代表高利潤,飯店沒有想象中的暴利,只有管理中利潤。

飯店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當天晚上組委會組織與會人員在一家大型的海鮮餃子樓聚餐,王淑蘭本打算回去接孫女不參加的,覺著把周曉梅一個人扔在那不合適,便給前夫打電話叫去接孫女,然後和周曉梅一起去了。

漂亮女人到哪都是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男人,總要多看兩眼,有甚者沒話找話的上前搭訕,以獻殷勤。

周曉梅和王淑蘭兩位美女跟認識的四個組委會成員坐了一桌,倆人剛坐下便有三位男士過來坐了,其中一個西服革履風度翩翩的男的從口袋裡掏出名片給在座的每人發了一張,然後進行自我介紹。

“我姓張,弓長張,全名張立國,來自鄭州。開了兩家酒樓,主營餃子,這次是來學習的。”說的很謙虛禮貌,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好。

在座的都笑著點頭,以示禮貌性的回應。

周曉梅看著手中的名片,見上面寫著“明珠海鮮餃子樓”禁不住一驚。都是做餃子的,對全國各地有名的餃子館多少了解,這家明珠海鮮餃子在鄭州數得著,屬高檔酒樓,營業面積五千平米,兩家店年營業額能達到一個億。

傳聞他家餃子以品種全聞名,正好一百種,號稱“傳承百餃、百滋百味”。

張立國接下來介紹和他一起過來的另兩位男士,一個是他的總經理,一個是他的技術總監。

四位組委會成員瞭解明珠海鮮餃子,都很客氣的介紹了自己。接下來王淑蘭自報家門,介紹了自己和周曉梅。

顯然張立國沒聽過阿巧,但出於禮貌和對美女的恭維表示出了應有的熱情。

四位組委會成員中唯一的一位女士對張立國介紹說:“阿巧是後起之秀,這兩年發展的挺好,總部在省城,北京、蘇州、呼市、長沙都有分店。

說阿巧你可能不知道,要是說他家的創始人你應該熟悉,老譚,當年操作濱海青花閣了。”

雖然青花閣現在沒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想當年青花閣全國二百六十多家分店,北邊做到了齊齊哈爾,西邊做到了烏魯木齊,東邊青島,南邊上海,餃子界裡首屈一指的老大。

尤其濱海的青花閣被東方美食特殊報道過,曾轟動一時。

張立國有些驚訝,當年他隨東方美食考察團參觀過濱海的青花閣,聽過老譚的演講,印象深刻。也就是透過那次考察學到不少東西,回去後對自己的酒樓進行整改,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是嗎,譚老師今天沒來?”張立國問。

“譚董最近事忙,沒來參加。”周曉梅說。

“噢——”張立國有些失望,隨後說:“上次見他應該是十年前了譚老師厲害,對餃子研究的透,管理有一套。”

“你倆認識?”王淑蘭問。

“應該說我認識他,他不一定能認識我。”張立國說:“是去濱海青花閣考察的時候見的,呵呵,那時我的餃子館小,沒現在大,就一家,生意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正趕上東方美食組織紅廚帽活動,那期活動是考察濱海的青花閣,我就報了名,想去學習學習。

青花閣做得好,學到不少東西,尤其是譚老師的分享,從實地出發,答疑解惑,毫無保留,非常精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