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發現北京柳林店的儲值卡消費不正常,隨後查了整個二月份的營業資料。

二月份營業額是一百零三萬,儲值卡消費為三十五萬,其餘的是現金收入。

接著查了一月份的,一月份總營業額九十萬,儲值卡消費二十八萬,其餘為現金。

再查去年十二月份的,總營業額為九十三萬,儲值卡消費三十萬,其餘為現金。

於是又查了去年全年的,資料顯示從一月份到十一月份的儲值卡消費都在八萬到十二萬之間,這是正常的,而像去年十二月份、今年一、二月這三個月的三十萬左右的消費則不正常。

儲值卡是為了提前鎖定客戶而給客人辦理的超值會員卡,比如說客人在店裡吃好了,吃滿意了,決定以後總來,便提前儲值。一般情況是儲值五千贈一千,儲值一萬增兩千,相當於打了八點四折。

這樣客人覺著合適,店家鎖定了客戶,也提前回籠了資金,一舉兩得的事。

儲值卡在收銀臺辦理,收銀員負責,一卡一號,登記清楚,一般做不了假。

出現儲值卡消費過高現象一般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客人知道這家店要關門,怕卡里的錢瞎了,趕緊消費。另一個是有人盜卡。

盜卡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收銀員私自辦卡,往卡里充錢不交現金,然後再消除辦卡記錄,這樣會計查不出來。

收銀員把充了錢的卡透過其他渠道低價賣給客人,自己掙錢。

這種情況幾乎不好發生,因為整個收銀系統的後臺由財務控制,收銀員辦卡就有記錄,無權消除,當晚得把現金如數的交上去。尤其現在很少有現金,直接微信、支付寶轉賬了。

另一種方式是收銀員極度聰明,提前記住客人儲值卡的卡號。當沒有儲值卡的客人拿現金或者掃微信結賬時,她提前輸入有卡客人的卡號進行預結,然後再進行反結賬,把錢收入自己囊中。

也就是說沒卡客人的錢收銀員自己收了,而賬是有卡的客人結的。

敢這麼做並且能這麼做的收銀員那得是高智商,還得膽大心細,記性好。要不然這邊正拿著張姓客人的卡號給沒卡的客人結賬呢,張姓客人正好吃完飯也過來結賬,不當場露餡了?

並且還得記著客人卡里剩多少錢,不能盜太多,也不能可一張卡來,得雨露均霑才不會被發現。

老譚坐在電腦前盯著營業資料沉思良久,反覆推斷,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收銀員盜卡了,並且數目巨大。

他看了看時間,已經是後半夜一點,這時間都睡覺了,便決定明天處理這事,先叫大夥兒睡個好覺。

第二天早上起來,老譚先給王淑蘭打了電話,把情況給她說了。

王淑蘭聽了十分震驚,又覺著不可能,因為收銀員是她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大專畢業後沒找著工作,到飯店來當服務員,她覺著小丫頭聰明,形象又好,還親戚裡道的,自己人放心,便安排到吧檯收銀。

“沒啥不可能的,店又沒黃,儲值卡消費不可能一下子那麼高。這事你知道就行,別聲張,也先別去柳林店,我叫總部徐姐馬上飛北京找你,她是專家,一查就查出來。”

隨後老譚給徐姐打了電話,把情況詳細的說了一遍,徐姐說她也覺著不對勁,正準備彙報呢。

“別彙報了,你馬上飛北京,趕緊查。記著,別驚動那個收銀員。”

老譚又給周曉梅打了電話,叫她全權負責處理此事。

第二天中午,周曉梅打來電話,事情和老譚推斷的一樣,收銀員私下盜卡,三個月時間盜了三十二萬四,數目驚人。

“收銀員被警察帶走了。”周曉梅說。

老譚沉默片刻,說:“夠判刑的了,她多大?”

“二十四。”

“噢你打算咋處理?”老譚問。

“我也不知道,想問問你。”周曉梅說。

“你徵求下王總意見,畢竟是她家親戚。還有,剛二十四,太年輕了錢要回來就行。”老譚有些沉重的說。

“好,我明白了。”

“做好善後。這也是財務馬虎,工作不仔細,沒責任心。每天儲值卡消費的結賬附單都上交財務,上面有持卡人的親筆簽字,財務要是細點心,能發現不了都是一個人冒籤的?”谷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