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罷飯送走眾人,郝南生沒走,單獨和老譚談了另一件事。

原來魏建設給老譚介紹的那個往外轉飯店的朋友,就是跟郝南生一起開車行的合夥人。

郝南生知道合夥人的飯店要往外轉,但不知道老譚去談過,合夥人也沒跟他說。最近他總往老譚這跑,合夥人問他忙啥呢,他說有個好大哥來長沙開飯店,過去看看。

合夥人聽說他好大哥開飯店,便叫他問問這位好大哥想不想再開店,開的話把自己店轉給他。

“你說的那個店呀,哈哈,我去談過,不知道你朋友的。”老譚笑道。

郝南生沒想到老譚去談過,稍有尷尬,說:“原來你談過。”隨後問:“是不是不理想,沒相中?”

老譚說:“那倒不是,位置挺好,是個開飯店的地兒。裝修的也不錯,我倒是相中了,就是轉讓費太高,八十萬,有點合不上。

你也看了,他那個店和阿巧倆風格,轉過來的話得重新裝修,裡面啥東西都用不上。他覺著裝修沒少花錢,可對我來說沒啥用。

另外他那個店面積有點大,阿巧是小餃子館,大了沒意義。做中央廚房正好,我也是奔著做中央廚房去的。

只是現在剛一家店,還用不著中央廚房,也就沒往下談。”

“是這回事。”郝南生點點頭,想了一下說:“譚哥,我是不懂餐飲,但我知道你肯定不是做一家就拉倒的。這樣,他那個店我能做主,轉讓費你不用考慮,直接幹就行。”

郝南生說的很認真,也很誠懇。

老譚笑了,說:“兄弟,當哥的知道你啥意思,不用,這樣等於瞧不起你哥。

他那還有一年房租,叫他營業著。我估計他要的這個價沒人能轉,等過了年,我看看這邊店生意啥樣,說實話哥也沒底,你長沙人你知道,外來餐飲很難站住腳,我也是摸石頭過河。

開業三個月就能看出啥樣,一旦站住腳馬上做第二家,到時候他那個店沒轉出去的話就拿下。”

“那好。”郝南生也是爽快人,說:“等過完年的。”

郝南生走後老譚回到住處,心裡還合計著菜的事。

不久有人敲門,是廚師長李建和兩個湘菜師傅。

李建四十歲,大個微胖,東北菜做的地道,鍋包肉就是他做的。兩個湘菜師傅分別是馬建華和霍猛,從益陽過來的。

菜品不理想叫師傅們有壓力,每次試完菜老譚都會把他們叫來嘮嘮。

“今天的每道菜都挺好,大家都盡力了,比上兩次好。”老譚說。

李健說:“老大,上完菜我和幾位師傅嘮了一會兒,覺著煲仔這塊兒不應該全是本地菜,把咱們的東北砂鍋上來應該挺好。”

這個老譚倒沒想到,這些天一直盯炒菜了,有點忽略。

“你詳細點說說。”老譚說。

“其實也不用多,把砂鍋豆腐和東北年菜上來就行,這兩道菜看著簡單做起來難,咱們把功夫做到了,不但好吃,還有特色,有代表性,我覺著行。”李健說。

老譚在腦袋裡想了一下這兩道菜,想的挺細,把整個製作過程和使用的餐具都想了。

之後說:“砂鍋豆腐可以改進一下,加入本地的黃牛肉碎和白辣椒,再加少許的小米辣,這口味就上來了。做法按東北菜做法來,加十三香和醬油。”

李建點頭。

老譚接著說:“年菜好吃,但賣相不好,我建議把乾白菜換成本地土白菜,提前醃製,時間不要太長,保持綠色,那這菜就有味道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