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還是聽了王淑蘭的話,去老中醫那看病。

老中醫七十歲,但看上去不像,也就六十一、二。寸頭,額下無須,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你這是小時候做的病根兒,老家東北的吧?”老中醫一邊把脈一邊問。

“嗯,東北的。”老譚回答。

“東北人口重,愛吃曬完的鹹菜疙瘩。你氣管這毛病是養成了,還有支擴,得好好調理調理。”

“是。”

老中醫把號脈的手收回,認真的對老譚說:“你不單是氣管有毛病,血壓還高,腎不好,氣血兩虧。年輕的時候傷過力,當時不在意,現在都找上了。”

老譚說:“確實是。”

“你這身體——”老中醫突然停住,沒往下說。

一旁的王淑蘭忙問:“咋樣?好調不?”

“不是好調不好調的事,是先調哪塊。”老中醫把目光轉向王淑蘭,說:“他是四十歲的人六十歲的身體,透支厲害。”

“不會吧”老譚說。

“不會?”老中醫顯然對老譚的不相信來了脾氣,說:“那你找別人看去,我治不了。”

這老人家還挺個性。

“別聽他的,您看,該咋調理?”王淑蘭忙道。

老譚不做聲了,身體啥樣自己知道,人家說得對。

“他現在氣管還不算大毛病,主要是血壓、腎臟。另外——”老中醫看著老譚,嚴肅的說:“煙少抽,最好戒了。還有酒,不建議你馬上戒,但得適量,要不然降壓藥白吃。

先調理腎臟,補氣血,最好是休息治療,別熬夜,別累著,要不然藥等於白吃,不起作用。”

老譚看向王淑蘭,苦笑一下。

老中醫說:“你這體格看著挺好,肥粗老胖的,啥樣你自己清楚。耳鳴、眼澀、失眠、後驚。四十三,頭髮全白,腎虛到啥程度了。

還有,長期喝酒肝也不好,是沒硬化,但脂肪肝肯定了。胃和食道都有炎症,動不動燒心,食管幹疼,沒說錯吧。”

這些症狀說的都對,老譚點頭。

“你現在是陰陽失衡,五行不穩。五行對五臟,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腎。把五臟調好了五行穩,五行穩陰陽自然平衡。

腎精為源,先從腎開始,順帶著把肺也調了。”

從老中醫那出來,老譚手裡提著一方便袋剛撮好的丸子藥。

說實話老中醫看得挺準,他現在已經信了,準備吃兩個療程。

“你這酒呀,先別喝了。”王淑蘭說。

“可能嗎?我倒是想不喝。”老譚說。

“現在不吃藥呢嗎。”王淑蘭說。

“是吃藥,但碰上場合也得喝盡量控制。”

“不行長沙先別去了,過了年再,先把身體調理好了。”王淑蘭關切的說。

“得去,定好的事。”老譚說。

“那也得看啥身體吧。”王淑蘭有些來氣。

“呵呵,沒事,放心,我知道啥樣,長沙做完了就不做了,開始退休,調養身體。”

老譚說,幻想著那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