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一個人帶孩子滋味,好在我那時候有公婆,那還跟頭把式的呢,你媳婦就一個人,夠能耐了。

你們男的覺著把錢拿回家就行了,沒叫你們帶孩子呢,一天都帶不了。孩子大了還省點心,啥都懂啥都明白。沒看小時候呢,話不會說,這滾那爬的,覺覺睡不好,飯飯吃不到嘴。再來個感冒發燒,擎等著著急上火嘴起泡,恨不得把病挪自己身上

男的在身邊還好,能搭把手有個依靠,不在跟前兒給誰說去?哭都沒地方哭

其實你夠享福了,找個能幹的媳婦,孩子幾乎沒咋管這大了,家還整得像樣。

男的是得掙錢,但不能不管家。”

老譚說:“是——”

雅茹停下來,扶著輪椅扶手,猶如修女般平靜的臉上帶著陽光的溫暖,繼續道:“能理解你媳婦,我倆差不多,不同的是你沒在外面找女人,還好點。

男的要是總不著家,覺著掙錢就行,家裡事啥也不管,孩子也不管,哪個女的能受得了?一天兩天行,時間長了誰也不行。

我說話別不樂意聽,你打有孩子就在外面幹,到現在十多年了,家裡事你管過嗎?家長會你去過幾次?給孩子買過幾身衣服?估計連穿多大號鞋都不知道。”

老譚在輪椅上拿完好的左手摸口袋找煙,口袋空空,禁不住咂了下嘴。

“你媳婦是被你傷透了。當一個女的發現找的不是老公,只不過是孩子的父親時,她會不再關心,也不再搭理,變得冷漠淡然。因為她自己也能把孩子養大,並且養的挺好。

老公只是個擺設,可有可無。

你媳婦現在就這樣,她不是嫌棄你,也不是想和你離婚,而是這些年習慣了。你覺著挺累,付出挺多,家裡錢都是你掙的,人家呢?

你不總說換位思考嗎?將人心比自心,把你換成你媳婦,設身處地的想想,攤上你這樣個老爺們兒會咋樣?估計早不過了。”

雅茹的話有道理,一向能言善辯的老譚沒了聲音,陷入了思考與反省。

十多年的生活片段很自然的在眼前浮現,雖沒有時間順序,但並不雜亂,每一幕都清晰可見。尤其從濱海回來後到現在這七年時間的,雖然在家待的時候多了,但好像還是和在外地一樣,沒咋管家裡事,也沒管孩子

說走就走,從不跟林燕打招呼,回來了也不先到家,和朋友哥們喝完了再回,把家當成了旅館。

哪個女的希望自己的老公這樣?

“你是在外面待慣了,回家不自在。加上身邊總有女人,對你還都好,別說不動心思,糊弄鬼呢。我要是你媳婦就你這樣也往那方面想,搭理你才怪。”

雅茹說到這“咯咯”笑了,接著說:“老譚,你和你媳婦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你現在和別的女的有關係你媳婦都不帶來氣的,因為她已經不在乎了。

兩口子過成這樣,別說誰都有責任,但主要責任在男的。這種情況大部分的結果是離婚,倆人瞅誰都不對付,說不到一起去,不如兩旁世人,在一起也沒啥勁。

話是這麼說,但我不贊成。倆人在一起是緣份,不容易。尤其像你倆這樣的,都能過日子,都顧家,對孩子都一個心思。

剛才不說了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不是一天凍的,也不是一天化的,得拿出時間來。”

老譚點頭,“你說得對。”

“別看我沒和你媳婦說過話,但她絕對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以後你多顧顧家,管管孩子,慢慢來。”雅茹說。

“嗯,是。”

“家和萬事興,你不總說家庭美滿是事業的基石嗎,能給別人上課自己也得學學。”

雅茹拍拍老譚肩膀,把自己的鼓勵與關心傳遞過去,心裡說:老譚,希望你和你媳婦好,千萬別離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