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進京(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王淑蘭是個交際創業型女人,在晚上給老譚接風洗塵時,來的有區幹部和食藥局的領導,還有主管消防的。這些人無一例外的和王淑蘭都成了朋友,有的已是好姐妹,無話不說相談甚歡了。
人各有長處,善於交際朋友多,朋友多資源就多,這本來就是資源整合合作共贏的時代,能做到這一點事業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天,老譚開始籌建北京團隊。
把華清調過來做廚師長,蘇婭琪琪格調過來做餃子主管,在蘇州表現不錯的李靜任經理,她的督導職
位由總部派過去的一個老店長擔任。
三天後,這些人陸續到任,在周曉梅的帶領下開始籌備人手,集中培訓。
由於是進京的第一家店,老譚格外重視,親自帶領廚師和檔口老大到京城的大小餃子館考察,其中包括一些做得好的知名中餐館。
然後親自設計菜譜,在保持阿巧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融合了當地食文化元素,保證一開業就打炮。
當然,最大的亮點是開放式廚房和養生酒,最吸引人的是東北餃子酒文化。
另外融合了現代元素的東北民俗風情的店面也是亮點,在整條街上吸引著老百姓的目光,都盼著早點開業,好進去嚐嚐。
這期間說一下對員工的培訓。
業務技能方面的華清和李靜負責,有流程有標準有實操,做的很好。
員工素質和企業文化方面的培訓老譚親自做,員工有一小部分是從省城和呼市調過來的,其餘大部分是新招的,其中包括兩個主管。
第一天培訓有一堂情景教學,老譚講的是孝道感恩,樸實的語言加上真誠的講述,員工們深受感動,大部分人都哭了。
課後,很多年輕的孩子都拿起手機,給遠在家鄉的父母打電話,說的是父母期盼的多長時間聽不到的平常問候,每一聲都很簡單,但叫人感動。
“媽,你最近身體好嗎,腿還疼不?”
“爸,天冷,你上山多穿點”
“媽,給你的錢你就花,下個月還給你轉。”
“爸,我現在挺好的,你和我媽都好吧”
“”
當天晚上,兩個新來的主管找到老譚,說自己有幾個朋友也是做飯店的,沒受過這樣的培訓,想第二天旁聽一下。
老譚大方的答應了。
第二天上午的培訓多了幾個人,等到下午多了十多個。晚上,那些旁聽者的老闆也來了。
怎麼說呢,老譚的培訓實際,接地氣,沒啥華麗語言,也不是胡編亂造,全是二十年的職場生涯所總結出來的經驗,用飯店人能聽懂的語言說出來,大家容易接受,聽完後恍然大悟:哇,是這回事——
話語中伴隨著做人的道理,時不時地一句俏皮話,或者一個發生在身邊小故事,叫人在笑過之後知道了咋做人,咋做事,咋活。
於是,和那些旁聽者的老闆當晚成了朋友,最後一天的培訓變成了好幾家店員工的大講堂。講者激昂,聽者激動,不是爆發熱烈的掌聲。
阿巧,沒開業先開門,獲得了京城餐飲人的認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