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拉家常(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了老譚說的向總合計了一下,這法子他不是沒想過,只是設計跟裝修一直在一起,沒分開過,也就遲遲沒這麼做。
“我考慮一下。”向總說。
“你考慮考慮。”老譚說。
三個人吃過飯,外面雨停了,但天還是陰著,不知道啥時候還下。
回到店裡後周曉梅惦記爸媽,給家裡打了電話,得知老爸摔著後很是著急,雖然老媽說沒啥事,養兩天就好了,但還是和老譚心急火燎的回了呼市。
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小龍正在看動畫片,老媽在廚房做飯,老爸躺在床上聽評書。
老譚和周曉梅進到臥室,曉梅爸察覺到有人近前,睜開眼見是丫頭和老譚,忙關了電匣子,支撐著要坐起來。
“躺著吧,爸。”周曉梅說著上前。
“沒事,不咋疼了,能坐著。”曉梅爸堅持坐起來,曉梅上去幫忙。
老譚關心的問:“大哥,不嚴重吧?”
“嗨,不嚴重,就是在這,馬路硬,要是在家啥事沒有,閃不腰岔不氣的。”曉梅爸說。
“那也注意,畢竟歲數在那擺著呢,不比年輕。”老譚說。
曉梅媽從廚房過來,給老譚端了茶水。
周曉梅問了摔著的詳細情況,既然大夫說沒啥事,加上看老爸這狀況確實不嚴重,也就放下心來。接著批評了老爸的不加小心,警告說以後天不好不要出去,出去帶上老媽,好有個照應。
曉梅爸態度誠懇的接受了丫頭的批評。
曉梅媽已經做好了飯菜,老譚沒走,留了下來。
曉梅爸媽是老譚同族近支二嫂子的孃家親哥嫂,實在親戚,加上又是在外地,到這有回家的感覺。
曉梅爸張羅著喝兩盅,老伴兒和丫頭不同意,他以舒筋活血之理由據理力爭,並且加上老譚來了應該陪陪的熱情,老伴兒和丫頭也就默許了。
老譚說:“大哥,你少喝,我也不是外人。”
“知道你不是外人,這不在我家嗎。”曉梅爸說話時擠眉弄眼,意思不言而喻——拿陪老譚當擋箭牌,好多喝兩盅。
周曉梅一邊倒酒一邊說:“我陪我小叔,你少喝。”
“少喝,少喝。”曉梅爸答應著。
曉梅媽炒的幹豆腐和熬白菜,炸的小黃花魚,還有一盤花生米,剩下的是東北人家飯桌上的老三樣:大醬、大蔥、旱黃瓜。
尖椒幹豆腐是省城名菜,雖上不了席面,但老百姓愛吃。曉梅媽炒的幹豆腐裡面也有辣椒,但區別於省城的尖椒幹豆腐,是地道的北票做法,吃起來有濃濃的家鄉味兒。
北票做法是幹豆腐切象眼塊,不焯水,炒熟五花肉片後大蔥花爆香,醬油花椒麵熗鍋,下幹豆腐加湯半炒半燉,直到鍋裡湯汁快沒時撒蒜末裝盤即可,不攏汁不收芡,吃的是幹香原味。
北票水好,做出來的幹豆腐不管是炒是燉都好吃,拌冷盤也行,豆腐味兒濃。
曉梅媽熬的白菜也是純北票做法。在朝陽、赤峰、通遼一帶,把燉菜叫熬(nao)菜,在農村經常聽家庭主婦說:“也不知道吃啥,熬個菜得了。”
這個熬(ao)就是熬(nao)。
經常做的有熬白菜、熬酸菜、熬豆腐、熬蘿蔔乾子。
熬白菜裡面放五花肉、粉條和土豆條,看著是燉,出鍋的時候有點幹湯,吃起來香。熬酸菜就是燉酸菜,要是過年殺豬的話加上血腸是殺豬菜,東北特色。
熬豆腐有些講究,看著和燉差不多,一般人熬不好。熬好的豆腐裡面有蜂窩,滋味十足,熗鍋味濃,吃起來比肉香。
熬蘿蔔乾子則是純北票地區家鄉菜,北票人吃得香,外地人吃不習慣。剛熬出來的有股蘿蔔氣味兒,最好是第二頓熱著吃才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