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周曉梅目睹和經歷著人世間的悲慘與不幸,心酸的疼著。她可憐躺在床上的老人,也心疼著兩個懂事的孩子。

可是,她又能做些什麼呢?

從道義上講,她能給老人交醫藥費,給她治病,還能給兩個孩子錢,叫他們上學、上幼兒園。雖然這些是祖孫三人所需要的,可是幫一飢幫不了百飽,眼前的難關過去了,以後呢?

就算有奇蹟發生,老人病好了,可是老人終歸要老的。

說實話,對這祖孫三人除了同情也做不到什麼了。

這不是無情,而是現實。

善良的人們總是希望自己有無限的能力,去幫助那些能夠幫助的人。可是當發現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心裡會愧疚,有蒼白的無力感。

像紅頂商人胡雪巖說的那樣,做人莫要奸,當官莫要貪,為人多行善,行善先有錢。

是呀,多現實,當自己沒有能力的時候,只能用一顆善良的心給與同情。

其實,這已經足夠了。

當天小軍的爸爸曹家棟回到呼市,接替了周曉梅照顧老人。

前面我們已經交代,這是一個四十歲的忠厚老實男人,也許就因為忠厚老實,媳婦才會跟別人走,留下一家老少四口人艱難的生存。

面對這些我們能說什麼呢?道德上的譴責?還是發自內心憤怒的咒罵?

這些可以有,但不解決實際問題。

再難的日子還是要繼續,老的也許會埋入黃土,但年幼的生命需要成長,他們是無辜的,他們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應該接受親情的溫暖和爸媽的撫慰,快快樂樂的生活。

是呀,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知道,它雖然充滿了苦難和艱辛,但只要活著就得好好地,因為來這個世上走一槽不容易,需要珍惜。

曹家棟維持這個家真是太不容易了。

媳婦走的時候小影四個月,嗷嗷待乳,他一邊掙錢養家,還得當媽照顧孩子,實在是難。好在老母親還能動彈,幫了不少。

他這情況想再找個女人難。倆孩子,還有個老孃,沉重的負擔在那擺著,誰願意呢?知道自己的情況,他也就斷了找女人的念想兒,只是拼命掙錢把兩個孩子撫養成人,把老人養老送終,這就足了。

老百姓的想法實在,都是從實際情況出發。

他一直想多攢點錢,把母親的病好好看看,可是掙的錢除了家用總是所剩無幾,給母親看病的心願只能一拖再拖,心裡愧疚著,難受著,卻又無力。

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像曹家棟這樣境況的男人很多,上有老下有小,一個人掙錢養活全家,還沒特殊能力,只能是維持家用,生活拮据。

在他們眼中艱難的生活和繁重的勞動是正常的,也是賴以生存和養家餬口的資本。所以在勞動中任勞任怨,從不抱怨,並且為了多掙點錢什麼苦都能吃,只為了能給孩子買個書包,買件新衣服,買點肉,做頓好飯,看著孩子吃得香自己也就開心了。

還有就是能夠按時交下季度的房租,給母親買藥,給家裡買燒炕的煤,交電費水費

而想到自己的時候很少,實在累了,到小飯店買一份最便宜的菜,喝一壺劣等燒酒,然後暈乎乎啥也不想的睡去

至於女人,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和沒時間想。

和自己相戀並且結婚的女人,都生了孩子,依然不顧一切的離去,說實話,對一個忠厚老實的男人來說,已經丟了半條命,還敢想嗎?

命運是現實的,也是殘酷的,它永遠按著自己的規律前行,不管人世間上演的是一幕幕喜劇還是一幕幕悲劇,總是一副嚴肅的面孔,一往無前。

勇敢的、熱愛生活的人砥礪前行,膽怯的、失去信心的人隨波逐流。

生活中的強者並不全是那些走向成功的人,不甘於沉淪和厄運勇敢抗爭的普通人依同樣可敬。

在老人入院的第七天,時光正午,在我們這幕普通人的生活長劇中,老人帶著不捨和遺憾,走了。

和小軍一家人的相遇雖然是一次偶然,但這家人的命運已經和老譚、周曉梅聯絡在了一起,這也許是冥冥上蒼中的一個緣份,讓我們看到了人世間質樸的善良與可貴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