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被捅傷後的第七天。

護士剛量完血壓,掛上吊瓶,老譚問還得掛幾天,護士說這是最後一天,老譚又問還得幾天拆線,得到的答案是三天。

護士走後,雅茹拿毛巾給老譚擦了臉,遞了一袋牛奶給他,然後問道:“咋啦,著急了?”

“有點,誰好人在這待著。”老譚鬱悶的說。

“那也等傷好了再。”雅茹說。

“外面一攤事呢”老譚有些心急。

“不有曉梅嗎,豔華走時候咋說了,叫你安心養著,啥也別管,她都安排好了。”雅茹說。

“是安排好了,那也掂心著。”

“你呀,瞎操心,就你這樣出去能幹啥?不夠叫人擔心的。”雅茹用安慰的口吻說:“你不在人家幹得更好,啥都能整了,比你在的時候都好。”

“這我相信。”老譚點了點頭,接著說:“曉梅從省城開始跟我幹,後來到了濱海,做的一直很好。她是個幹餐飲的料。楊志軍也行,就是脾氣爆點兒,他啥時候能把脾氣控制住就出息了。”

“人哪有沒脾氣的,百人百性。”雅茹看了老譚一眼,笑了,說:“該說不道的你現在改不少,我記著你年輕的時候沾火就著,能動手的從不懆懆。”

老譚乾笑一聲,說:“那時候年輕,壓不住火,現在”

正在這時病房門開了,蘇婭走了進來。

很顯然,她進來之前哭過,臉上還掛著淚痕。

她徑直走到老譚床前,沒說話,直接跪下了。

慌的老譚一骨碌從床上坐起,牛奶撒了一身。

“快起來,你這是幹啥?”

老譚趕忙示意雅茹把蘇婭扶起來。

雅茹也被蘇婭的舉動驚呆了,等老譚示意時才反應過來,馬上伸手去扶。蘇婭攔住了,悽苦的臉上已滿是淚水。

“譚總,我求你了,原諒我弟弟原諒他吧,我替我弟弟報答你,不要錢給你幹活”這個孱弱的女人哽咽著:“求求你,別追究我弟弟,求你了我求你了”

緊接著便失聲痛哭起來。

為了弟弟,蘇婭用人類最高最虔誠的跪拜,卑微的跪在老譚床前,乞求老譚原諒自己魯莽無知的弟弟

這是一個姐姐為弟弟唯一能做的事了。

只是她不知道,在兩天前豔華走的時候,老譚已經說服豔華和一眾人,叫律師取消了對她弟弟的刑事追責,同時不要求民事賠償,只是還沒來得及告訴她。

這事咋說呢?

不是說老譚怎麼偉大,高風亮節,或者單純的要個好名聲。

他是動了惻隱之心,同情作為姐姐的蘇婭。

他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所遭受的苦難,叫他深知貧困家庭的窘迫和血濃於水的親情的重要性,所以做出瞭如此決定。

說得再直白些,他現在有能力承擔被傷害後的醫療費,以及後續治療的一切費用,並且不當回事。如果沒這個能力,他也許會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民事賠償一定要的。

人到啥時候說啥話,過哪河脫哪鞋。只要心中的善良不泯滅,做人還是正的。這一點對老譚來說難能可貴,也是他人格魅力所在。

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貧窮孩子,透過二十年的辛苦打拼,做到今天這個程度,有這麼多人追誰,如果人品不行,沒有善良和良知,根本不行。

做餐飲的都知道一個道理,如果人不行,不管企業做的多大,到最後都會垮掉。

這樣的例子很多,那些曾經被我們熟知的餐飲品牌,火爆時風光無限,最後又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追其原因大多是決策失敗或管理落後,作為老餐飲人不得不說,它們消失的根本原因都是人出現了問題。

在最近一次餐飲峰會上偶遇一位老友,當年他的企業如日中天,全國連鎖店達三百多家。現在就不提了,已經消失匿跡。

老友喝了幾杯水酒,感慨道:“時運不濟,做夢也沒想到半年時間就不行了。”

問他:“權當閒聊,你當初開飯店的時候想一年賺多少錢?”

老友略作深思,回道:“那時候一年賺十個就知足了。”

“我記著你開第四家店的時候說一年賺一百個就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