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豐年。

大年初一,呼市的天空飄起了雪花。一開始零零碎碎的,還帶著小北風。小北風漸漸停了,雪花大起來,很快天地間白茫茫一片。

老譚被拜年的電話鈴聲叫醒,揉著沒醒酒的腦袋,說著拜年話,一連氣接了十多個。

終於消停一會兒,到衛生間撒了泡尿,洗把臉,然後燒壺水,水開了把茶泡上,準備喝點兒茶醒醒酒。

電話又響,也沒看號碼拿起來就接。

“過年好譚總!”一個女人的聲音,有些熟悉,又想不起來。

“過年好!”老譚說。

“知道我誰嗎?”女人問。

“聽聲音耳熟有點想不起來”老譚抱歉的說。

“呵呵,我,黃麗娟,集寧的。”女人在電話那邊提示道。

老譚一下子想了起來,忙道:“你好你好!”

黃麗娟給老譚拜年是次要的,主要是和老譚談合作的事。上次老譚走後,她回家和老公說起了合作的事,兩口子合計一番,有意向,但沒確定下來。

說來也巧,康敏和黃麗娟是高中同學。過年的頭天,康敏從呼市回集寧,開車路過她家飯店的時候倆人嘮了一會兒,看她家叫“阿巧餃子館”以為加盟了呢,一問沒加盟,便現身說法的勸她趕緊加盟。告訴她晚上看呼市電視臺美食欄目推出的春節特別節目——舌尖上的內蒙古:走進阿巧。

“看完你就知道了,別說沒提醒你,到時候咱們集寧保準有加盟的,等人家加盟了你這阿巧就得換名。趁現在還沒人談,趕緊的,我和他們老總熟悉,幫你說句話。”康敏不餘遺力的為阿巧宣傳。

聽了老同學的話,晚上又看了節目,黃麗娟和老公便決定和阿巧合作了。

老譚向黃麗娟簡單說了一些合作的具體事宜,大體上是合作方出資,阿巧出技術和管理,負責運營。利潤三七開,合作方七,阿巧三。

等具體細節需要雙方坐下來詳談,阿巧這邊有詳細的合作協議。

黃麗娟答應下來,定下初六過來籤協議。

“好兆頭。”老譚在心裡嘀咕一句,然後拿起電話給豔華詳細彙報一番。

豔華很高興,說:“做吧老譚,咱們一線城市直營,二、三線城市合作,把技術、管理抓住了,別走形走樣,一定行。”

“現在缺管理人員,得大力培養。”老譚說。

“是呀,缺管理的,得把外聘和內部培養結合起來,空降兵合適也得用。”豔華說。

“嗯先把這第一家合作店做起來,積累點經驗,不急。”老譚說。

“不急,相信你的能力,肯定能幹好。”豔華笑了,這是她第一次用這種語氣和老譚說話,覺著有點彆扭,還有點裝。

“啥時候學會忽悠人了?你不這樣人呀。”老譚玩笑道。

“呵呵,培訓班學的,老師說這樣激勵人。”豔華說。

“有點,我現在就熱血沸騰。”

老譚和豔華通完電話,喝了杯茶,感覺好些,便簡單的收拾一下自己,然後下樓去了飯店。

省城四家店從初一到初九的訂桌年前就訂滿了,從預訂情況看每家店的日營業額都不少於三萬,又是一個忙碌的春節。

豔華、張麗、忠清、李爽、秦麗麗、張向東、王紅七人先是在老店集合,開了簡短的碰頭會後開始挨家店去給員工拜年。

最先到的是赤山店。

員工已經吃過早餐開始做餐前準備工作了。

公司領導過來拜年,大家都很高興,互相說著拜年話,接過帶著喜氣的紅包,笑逐顏開。

豔華來到餃子間,小慧正在調餡,見豔華進來趕緊笑著拜年。

豔華拉著小慧的手親切的問:“慧兒,今年結婚不?”

小慧的臉紅了,小聲說:“想結,但買房子的錢不夠,小龍的意思買了房子再結。”

“跟他家裡說了嗎?”豔華問。

“還沒說呢,他爸媽想我倆兒今年結婚。”小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