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生活在微笑中繼續(第2/2頁)
章節報錯
知識就是力量,這話對,因為它能夠改變命運。
使用知識更是力量,因為任何學習都是為了應用,只有把學到的東西用上,拿到想要的結果才是成就。
不是學習沒有用,而是你沒有,所以沒有用。
透過近兩個月的休養生息,學習鍛鍊,所有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進步。用燕子的話說:“現在給我一個店都能管了。”
當然不會給她一個店,她適合外部事宜,那是她強項。
為社群空巢老人送餃子的活動在老店進行了兩個月,初期確實出現了不和諧,張麗說的情況也發生過。經過一步步調整已經完善,並且收到成效,很多人都知道阿巧餃子館關愛老人送餃子,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說好的多於反面的,口碑慢慢傳了出去。
事在人為。
說實話,現在好人難當好事難做,有時候獻愛心被說成是嘚瑟、作秀。但做好事也是做事,需要堅持,只要持之以恆的一如既往,那些反對的、負面的聲音會自然而然的銷聲匿跡。
世上還是好人多。
如果覺著做的事對,對老百姓有利,就不要在乎別人說什麼。從古至今只要做事,好壞都有人說,能問心無愧就行了。
原計劃形成規律之後其他三家店也相跟著實行的,老譚和豔華商量一下,決定只在老店實行,其他三家店暫緩。
倒不是捨不得錢送不起,而是在送餃子的過程中確實出現影響正常營業的情況。老譚思謀著能不能做速凍餃子,拿到社群叫居民委員會發放,這樣方便些。
做速凍餃子需要速凍冰櫃,或者是建個冷庫。想到冷庫就想到能不能建個餃子加工廠呢,專做速凍餃子,往各大超市送,也能賺不少錢。
這想法一產生老譚的心就活了,想到別人家的餃子廠去參觀一下,學習學習,心裡好有個數。
除了這事外還有件事需要馬上辦——去呼市籤房子合同。這事得抓緊,一千二百平,租金二十萬,和白撿的一樣,說啥也不能錯過。
古毅已經打過兩次電話催他了。
“我明天去呼市,把房子合同簽了。”老譚對豔華說。
“嗯,這是正事。你去吧,家裡交給我。”豔華道。
“陵東街那咋樣?”老譚問。
上兩天燕子看好陵東街一家往外出兌的飯店,和豔華去了一趟。
“還行,一二樓,三百五十平,在體育學院東邊,挨著海王府。但那地方不繁華,陵東街一直沒起來,有點不可心。”豔華說。
老譚笑了,說:“頭一次聽你叨咕不可心的。還有倆月過年,過年咱們開四家店,省城兩家呼市兩家,得選位置了。”老譚說。
豔華點點頭,說:“趕明個兒我再去看看,另外北面大學城那也挺好,離老店兩公里,能接上氣,並且發展的好,咱們得佔個地方。”
“大學城那必須做一家,整急眼兒了我都想做到他們食堂去。”老譚說。
“呵呵,食堂不好進還是做實體店吧。”豔華說完轉了話題,問:“和林燕你倆現在咋樣?”
“還行,挺好。”
提到林燕老譚情緒開始降落。
“和她多溝通溝通。”豔華說。
“哎——”老譚嘆了口氣,說:“哪有時間呀,她忙我也忙,兩頭不見人影,我回去她睡了,我醒她走了,連個面都見不上,上哪說話去我家三口是各過各的,家恆也不用咋管,一切自理。”
“家恆懂事,過年十歲了吧,我看他玩上籃球之後長個兒了,快有你高了。”
說到兒子老譚來了興致。
“一米七三,他們班頂數他高。玩籃球耽誤學習,成績有點下滑。”
“嗨,家恆聰明,上初中學就趕趟。人家要是玩球玩出成績呢,我看比你有出息。”
“籃球是巨人遊戲,沒那個基因還是得靠學習。”老譚有些擔憂的說。
“我看家恆是大個兒,現在就一米七三,過幾年得長到一米九往上。”豔華說。
“呵呵,一米八就行了這小子體格是好,比我能吃,和我沒啥話,和他媽話多,小話癆一個。”老譚笑呵呵的說。
“隨你,當爹的能說,兒子口才也錯不了。”豔華說。
倆人輕鬆的拉了會兒家常,老譚第二天去呼市,一走又是一個月,就早點回家給孩子老婆做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