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真情在,大愛無疆(第3/3頁)
章節報錯
“行,等向東從呼市回來的,他負責這事。”豔華說。
老譚點點頭。
“算沒,這樣一星期咱們得送出不少餃子。”張麗有點心疼的說。
“也沒多少,七十二歲以上的老人不多,有的可能不來。”老譚說。
“不多,哼,你看著吧,就是沒到七十二的也得來。”張麗說。
“不能,社群人負責髮卡,不到七十二的不能發。再說來了得帶身份證,看身份證不就完了。”老譚說。
“人家就說身份證忘帶了,你還叫人家回去取呀?”張麗問。
這倒給老譚問住了。
豔華也有點愣怔。
張麗接著說:“社群髮卡,要是一人發兩張呢?先來領回去一份,過半個小時拿著卡再來領,給是不給?”
“咱們不是登記嗎,有記錄。”老譚說。
“記錄?哼!”張麗冷哼一聲,說:“不是說老年人不講理,但確實有素質低的。咱們是獻愛心做好事,一片好意。他們才不這想,覺著咱們有錢顯擺,多一份少一份不算啥,知道不。”
“不能吧?”豔華說:“咱們可是白給免費的。”
“越是免費越這樣,收錢該好辦了。”張麗說。
老譚沉默一會兒,然後笑著看張麗,問:“你有啥好辦法?”
“我也沒啥好辦法。”張麗說:“這確實是件好事,先不說獻愛心,也別說高尚,咱們還沒到那一步。現在一般的老人都是在家帶孩子,老人來飯店領餃子,十有八九帶著孫子來,拿回去給孫子吃。孫子吃好了,等家裡人聚會的時候孫子說吃餃子,也是變相給咱家拉客人做廣告。
另外老頭老太太閒著沒事不是去小公園遛彎就是在小區裡組建閒話中心,除了說家長裡短就是白話國家大事,再不就是花邊新聞。咱們給免費吃餃子,透過他們的嘴比挨家挨戶貼廣告都管用,估計不出一個月半拉兒省城都知道咱家,那才叫真正的家喻戶曉。”
豔華和老譚一愣,這是他倆沒想到的,細想想還真是這回事,於是期待著張麗往下說。
“要我的意思咱們也別發餃子卡,就是按身份證說話,這樣既簡單又方便。主要是先和社群聯絡一下,看看一共有多少七十二歲以上的老人,好心裡有個數。咱們給免費吃餃子,也是給社群做好人好事,他們能主動給咱們資料。
有資料就好辦了,等於掌握基本情況。我估計一個小區一千戶,有一百個不錯了,常駐的也就五、六十。”張麗分析道。
“不能這少吧?”豔華說。
“差不多。有些老人在農村,有的住養老院,還有的常年下不了樓,還有不愛來的呢。”張麗說。
“也是——”老譚和豔華點頭。
“咱們規定每週一上午十點半到十一點,下午兩點到四點來領餃子,這樣不耽誤飯口。來的首先到吧檯拿身份證登記,然後下單煮餃子。估計有領完餃子再點個菜在這吃的,那就在這吃,還賣個菜錢。”張麗說完笑了。
“好,就按你說的辦。咱們主要是要口碑,擴大影響力,做好了也是功德,回饋社會。”老譚說。
“對咱們店來說能夠把社群客戶鎖定,進而培養成忠誠客戶。”張麗說。
“不愧是運營經理,啥事都往營銷上想。”豔華道。
張麗說:“幹啥吆喝啥,對不老譚。”
“對,你叫我刮目相看。”
“切!告訴你,豔華也在這呢,到呼市老實點兒,別管不住自己把初戀整屋去,再喝二兩燒酒犯錯誤,啥啥的都上,聽著沒?”
張麗警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