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自己覺著沒啥,可是在別人眼裡已經是成功的餐飲人了。

我們回顧一下他的經歷。

九五年步入廚房,開始學徒生涯。

九六年到泰山路,當了三年砧板。

第一次出去炒菜當廚師是在陽春燒烤城,之後是青瓦臺。然後到了省城最大的世貿高爾夫球俱樂部,系統的學習中餐烹飪,並拜了德高望重的黃老為師。

當廚師長是在松花江街的鶴雨軒餃子館,兩年時間小有名氣。然後和師父進入臨江軒餃子館做行政總廚,把臨江軒做成國際性餐飲,在日本和韓國都開了分店。

緊接著接手全國有名的老根山莊,擔任第一任廚師長。

再之後遠走阜新,打造了東北第一家燻味小酒館。

然後到了濱海,接手青花閣餃子館。用四年時間把青花閣做到全國聞名,成為東北餃子標杆,並登上了東方美食。

從濱海回到省城,接手關東人家,兩進兩出,最終把其打造成東北最大農家院,全國聞名。

現在,著手打造的阿巧餃子館,已初具影規模,受到很多餐飲人的關注。

用了整整十九個年頭,從學徒走到今天,成為成功的餐飲人,已經受到了同行們的尊敬。

不是大師,但很多人已經把他當成大師,只是他自己沒感覺到罷了。

至於為人,我們不多贅詞,在餐飲業摸爬滾打這些年,他的德行被人豎大拇指認可。

在錢財方面,深知出門在外不容易,都有個落難的時候,能幫一把是一把。十九年,借出去和給出去的錢至少幾萬,很多人已經不知去處。

他帶出了很多人。這些人有叫他師傅的也有叫大哥的,現在都出人頭地,獨掌一面。

飯店是個容易滋生愛情、婚外情的地方。老譚這些年獨善其身,沒和女人有什麼瓜葛,實屬不易,這也是他有如此高威信的原因。

征服一個人,靠的不是比別人優越的條件和強壯的身體,而是做人的正直和真誠,以及人格魅力。

“拜師的時候得給師父師孃敬茶,到時候把你媳婦叫來。”張麗說。

“哪來的那些說道,沒那麼麻煩,我承認就行。另外叫他們別扯沒用的,出去簡單的吃頓飯就行,別浪費。”老譚說。

“他們願意咋整咋整,管了呀?到時候把你媳婦領著。”

老譚哼哈答應。

第二天早上,林燕上班前老譚和她說了收徒弟的事,林燕愣怔了一下。她覺著能當師父的都是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師父,老譚剛四十,收啥徒弟,別誤人子弟。

旋即想老譚幹這些年了,收徒弟也正常。但她不願意參加這場合,於是拿出錢包了幾個紅包叫老譚到時候給幾個徒弟,這叫老譚很感動。

“別收人家東西,都是人情。人家拜你為師是因為你現在說的算,等你說的不算了認不認識都不一定,知道不。”林燕很現實的說。

“知道,我沒收禮的習慣。”老譚說。

“那不一定,人家要是給你買條煙買瓶酒,你還會不收?樂不得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