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燃情瞬間的落淚(第3/3頁)
章節報錯
“說啥呢?”雅茹溫柔的看著老譚,說:“你躺一會兒,我下樓逛逛,估計市場離這不遠。”
“不行買點現成的,你今天也沒閒著。”老譚說。
“不累,這不比上班輕快多了。躺著吧,今天沒少走道兒,別把腿抻著。”
雅茹下樓了。
老譚躺在床上,左腿木木的,隱隱作痛。雖然拄著柺杖,但在飯店的時候一直站著了,當時合計飯店的事,注意力沒在腿上,也就沒感覺出啥。現在渾身放鬆下來,有了感覺,估計拆線的地方可能滲血了。
看來真得靜養一段時間,雖然沒傷著骨頭,但傷口深,不那麼容易好。大夫說恢復到正常狀態得兩個月,這期間不能走太多路,也不能總站著。
行呀,養著吧,沒殘廢就是好事。
十天沒喝酒,有點饞。大夫說先不能喝,呵呵,嚇唬人呢。酒能舒筋活血,喝點對紅傷有好處,但不能喝多。
等明天叫雅茹買瓶酒,今天不行,剛出院,說了也不帶給買的。
腿開始一跳一跳的疼。
老譚坐起來拿起一個枕頭墊在腳裸處,把腿墊高,這樣好受點。然後慢慢的挽起褲管,露出纏著紗布的腿。
小腿肚子中間部位傷口最深,拆線的時候有血絲滲出,當時只是一點。現在那個地方有了出血點,在白色的紗布上非常顯眼。
哎,養著吧,老譚自言自語。心裡合計明天別腫了,腫了還得打吊瓶,費事。
沒再躺下,半倚在床頭,點上一根菸,又開始合計飯店的事。
呼市餐飲市場比省城好,處於剛開發狀態,前景廣闊。他自信阿巧餃子館開業就能火,並且做到引領。
就目前來說,整個呼市還沒有阿巧這個模式。餃子館倒是有幾家做得挺好,但是和阿巧比還存在差距。
這是阿巧的優勢,一定要發揮好。
菜方面沒問題,二十道成型熱菜,八道涼拌菜,六個手工製品。推出去就能受到歡迎,這是他反覆考察預估,經過幾次論證後得出的結論。
有之前一年多的經驗,這回更有把握。
他現在想的是要不要上幾道本地菜呢?
應該上,大部分是本地客人,全是東北菜肯定不行。上的話不能多了,六道就夠。
這回去省城學習的有原來的東北菜師傅劉志輝,他在呼市工作時間長,本地菜做的挺好,由他負責本地菜。
還缺一個廚師,忠清說老店培養了一個,可以派到呼市來。為了進一步確認,老譚拿起電話給忠清打了過去。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才放下心來。
看來老店得持續不斷的培養廚師了,不但培養廚師,餃子師傅、冷盤師傅、管理人員都得培養,不能光顧著開店不培養人,到時候拿啥開業?
人力資源這塊需要建起來,回去就著手解決這件事,馬上下半年,還要再開一家店,沒人不行呀。
聽說燕子已經在泰山路看好一個地方,正在談,要是談妥了馬上就得裝修。現在裝修不是事,都已經定型了,交代給向總就行。
光裝修不行呀,還得有人幹。還沒達到肯德基麥當勞的程度,什麼都是標準化作業。中餐來說人為的因素依然佔據主導,需要有充足的人力資源,並且培訓到位,訓練到位才行。
開店的速度一旦過快,後繼力量跟不上,給養不足,容易把自己作死。
很多前車之鑑在那擺著,頭幾家店開的挺好,成了品牌,然後盲目的擴張干連鎖,最後管理和技術跟不上,做著做著把品牌做臭,死掉了。
一切都要穩紮穩打,急不得,一口吃不了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