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天他一直合計餃子館的事,並重新規劃了一下,準備病好之後把現在的兩家店捋順了,給產品升下級,規範流程標準,形成系統,然後開始做第三家店。

赤山路店已經開業兩個月,每天營業額沒掉下一萬來,對三百平小店來說這生意火的有點嚇人,叫人羨慕嫉妒恨。

已經有人來談合作的事了,豔華、燕子、老譚都不打算合作,準備頭八家店全都直營。

做完八家直營店,在省城建立起品牌效應之後再談合作的事。至於加盟還沒想,也不打算放加盟。放加盟有利有弊,利處是收加盟費,賺錢快;弊處是加盟店做做的容易做偏,整不好把牌子做砸了。

他這回要做的是一個事業。

對,是事業。

對一個馬上四十歲的男人來說,雖然錢沒少掙,但沒有自己的事業也說不過去。

如果按打工者來說,老譚無疑是佼佼者。到現在為止他的工資在東北廚子裡是最高的,並且做到了全國餐飲人的認可,是個成功的廚子。

可是,卻沒有自己的事業。

這事是他養病這段時間仔細思考的,說實話當想到事業的時候給他嚇一跳,甚至在心裡問自己十八年的打工生涯都幹了些啥?覺著很成功,可到頭來沒一個是自己的,全都為他人做了諸葛亮。

難道四十以後還這樣?給人家打工,掙著看似很高的工資,當著不知道啥時候就下崗的管理者,還人五人六的吹牛逼?

當然,這樣不是不行,養家餬口沒問題,並且還會過得挺好。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

自己真要這樣過一輩子?

四十年不知不覺過去了,少年、青年、中年,好像沒怎麼過,沒怎麼經歷,還沒好好體味就從生命的長河中流逝了

還能再活四十年嗎?或者說,就算再活四十年,還這樣度過?

我們的老譚對人生進入到深度的思考之中。

他想了很多,也很複雜。這種對人生哲人般的思考叫人痛苦和熬煎,彷彿在漆黑的夜裡漫無目的的行走,沒有方向也沒有光亮,世界回到了最初的混沌狀態。

這種混沌狀態般的意識好像經歷了很長時間,又好像只是一瞬。

然後是一種殷紅出現,再接著就是一道光劃開了混沌。

怎麼說呢,這種意識並不玄妙,很簡單。說白了就是一瞬間的頓悟,所有複雜的東西沒了複雜,簡單起來。

老譚就是老譚,很簡單的一個人,活了四十年沒死,還要再活四十年,甚至更遠。

在他的人生中除了奮鬥還是奮鬥,一直不住腳的往前趕。以前之所以那麼累是想的太多,太複雜,有時甚至忘記了自己,才有了漫無目的,或者說一事無成。

人呀,應該把自己活明白了。

什麼叫活明白?

世事本不復雜,心雜則亂。

不是牽掛的太多,而是對得失想的太多才有了思慮和謀算。

人可以在迷茫的時候思考人生,但不能謀算人生。很多時候都做反了,看似謀算別人,其實謀算的都是自己。

心無大愛,難得江山。

不是做不到敬天愛人,無我利他。是心想不到,觸控不到那個境界,才有了得失間的痛苦。

人應該快樂。

簡單就快樂。

複雜的事簡單了,往往能走向成功。

為啥?心無旁貸。

所以,現在的老譚很簡單,也就有了清晰的目標和以後活人的活法。或者說他要完成自己當初當廚師時的心願,把東北菜發揚光大,把餃子做到全國去,儘自己所能讓在飯店打工的人有尊嚴的活著。

要證實和實現一句話——用雙手創造自己的未來。